“80后”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十年磨一“壶”

01.06.2016  16:25

吴义永在钻研手拉壶

吴义永的手拉壶作品

吴义永教美国学生马丽学手拉壶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家源

    在如今的潮州手拉壶界,不仅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华这样的业界大腕,也活跃着一批敢想敢干的后起之秀,刚刚晋升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吴义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已届而立之年的吴义永,是广东目前仅有的两名“80后”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而在“国大师”谢华眼中,他是潮州手拉壶的新一代领军人,承载着未来潮州壶的希望。昨日,本报记者探访了吴义永的工作室,走近这位年纪不大却已造诣不浅的手拉壶大师。

     入行:

     伯乐”一语点醒梦中人

    在吴义永的工作室中,几十名学员正在专心制壶。在学员眼中,吴义永是位谦逊随和的师长。而面对记者,这位憨厚老实的匠人虽言语不多,谈吐间却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淡然。

    1981年出生于潮州的吴义永,并非出自手拉壶世家。2003年毕业于广东省陶瓷学校设计专业的他,在学校老师的举荐下,应聘到谢华的工作室担任产品研发工作。在吴义永看来,真正将他领入行的“伯乐”,正是谢华。

    吴义永回忆说,最初做产品研发的那段时间,电脑、手机正开始普及,年轻的他自然也被这些数码产品所吸引,工作闲暇之余便沉迷于游戏世界。直到有一天,谢华的一句话才点醒了梦中人。

    “你有时间玩游戏还不如去学拉壶,技多不压身。”谢华的这句话,令吴义永感触颇深。从此,每逢中午下班后,吴义永都会跑到谢华的工作室学制壶。结果他一接触制壶便爱上了这门艺术,每天都盼着赶紧下班去拉壶,“感觉就像去跟一个美女约会一样”。

     造诣:苦心修炼终有建树

    其实,吴义永最先学的还不是手拉壶,而是拉花瓶的胚体。手拉壶的制作过程是枯燥的,吴义永经常一坐便是一整天。从拉胚、修胚,到壶嘴、壶把、壶盖,每道工序他一学便是一两年。勤学好问加上悟性较高,吴义永很快便小有成绩,还获得过潮州首届手拉壶比赛的冠军。

    可就在这时,师傅谢华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吴义永回忆,最初学制壶时有点急功近利,以为能拉出一个完整的壶便能拿去卖钱。此时,又是师傅的一句话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他说,你这壶拉成这样还好意思拿出去丢人?”吴义永至今对师傅的这句话还心存感激:“正是师傅的严格要求,才让我沉下心来钻研这门工艺。

    从此以后,吴义永更加精益求精。有一次,他在制作一只底盘较大的手拉壶时,发现烧出来的壶身略有凹凸,或壶身出现一条分割线,影响美感。他请教了不少老师傅,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样:只能“上泥水”作后期磨平处理。

    终于,十年磨一“”的吴义永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手拉壶领域有所建树。其作品受到多家专业机构的收藏及藏家的青睐,作品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项大型展览,比赛并获奖。

     传承:美国女孩也来潮州学手拉壶

    作为潮州手拉壶新一代的旗帜人物,吴义永不忘将潮州手拉壶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如今,他主动走进潮州各大陶瓷学校,为学生义务上课。“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跟陶瓷学校洽谈,并促使他们开设了手拉壶专业。”吴义永说,每周他会利用半天时间到学校指导学生实操,也会组织学生到他的工作室实践,三年下来,已有七八百名学生在此拜师学艺。

    吴义永在每所学校上课均是义务劳动,分文不收。他笑称,是被师傅谢华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所感动,希望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人加入手拉壶的学习中来,使潮州手拉壶能做大做强。

    而在吴义永的诸多“弟子”中,一位年轻的美国女孩特别引人关注。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女子马丽跟随谢华和吴义永学艺已有一年多时间。马丽告诉记者,她来到潮州之前接触陶艺已有十年,从小学开始。但她决定,既然到了这里,就从零开始。“义永老师手艺很精,很乐意教我,他既是一位好老师,又是一位好朋友。”谈到吴义永,马丽赞不绝口。

     大师眼中:他细心耐心悟性高

    说到吴义永的过人之处,谢华认为是细心耐心和悟性高。“他学东西很快,只要一点拨他就明白。”谢华说,吴义永平时也比较喜欢钻研,制壶时通常一坐便是几个小时。他还举了2014年首届潮州手拉壶比赛为例,“那一届比赛内容是拉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壶,那一届壶的模型是最难的,但义永拉出的壶几乎无异。”也正是从那届比赛起,吴义永奠定了自己在潮州手拉壶界新一代领军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