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828处历史建筑全名单公布

14.07.2022  15:05

大洋网讯 7月14日,广州市政府网站公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确定广钢铁路专用线花地河大桥等13处建(构)筑物为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同时对广州市第一至七批共828处历史建筑统一予以公布。

广州此前已公布历史建筑六批共815处,建筑类型丰富多样,聚焦于反映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民俗传统,涵盖工业遗产、村落遗产、坛庙祠堂、构筑物遗产、骑楼建筑等建筑类型,其中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有30处,第一至第六批均有涉及,代表建筑有诚志堂、广州第二棉纺厂、录顺船坞等。

TIT创意园区 图片来源:世界中国

第七批历史建筑名单共13处,包括广钢铁路专用线花地河大桥、TIT创意园区车间旧址、珠江电影制片厂行政楼旧址等,分布在荔湾区1处,海珠区4处,白云区2处,黄埔区4处,番禺区2处。第七批历史建筑在时间跨度上,包括了从民国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业遗产,充分体现广州工业发展历程。在行业类型上,涉及船舶制造业、制糖业、电影制作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多个特色行业,见证广州近代仓储、制造和航运的发展。在地理分布上,13处推荐历史建筑均位于珠江沿岸1公里以内,其中有11处是直接滨水的造船、港航、仓储等工业遗产,体现了广州水路发达,因水而兴的城市特征。

第七批历史建筑

1、荔湾区的 广钢铁路专用线花地河大桥 ,核心价值要素是桥梁的主体结构。该桥的修建及历次改造,所采取的工程技术设计当时属国内首创,展现了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技术美学特点。

广钢铁路专用线花地河大桥

2、海珠区赤岗街的 珠江电影制片厂行政楼旧址 ,核心价值要素是建筑立面、审片间吸声隔音构造及屋顶散热排烟口。珠江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0年代,是华南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电影制片企业。行政楼曾用于电影创作、审片,其中的审片室放映间仍然完整保留了吸声、隔音和散热排烟构造,具有建筑声学等科技价值。

3、海珠区南洲街的 大干围仓库旧址 ,核心价值要素是建筑立面、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结构。该建筑建于1950年代初,是珠江后航道沿线仓储设施的典型。该建筑采用的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结构,结构造型流畅,在广州的仓库建筑中较为少见。现活化为易建联篮球训练中心。(注释:门式刚架结构是一种结构形式,特征是柱顶端与梁之间刚性连接)

大干围仓库旧址

4、海珠区南洲街的 城安围船厂旧址 ,核心价值要素是建筑立面、主体结构、下水滑道和钢轨。船厂旧址现存的4座主要车间和下水滑道组群完整,体现了船舶修造厂的整体风貌。现活化利用为海尚明珠创意园。

5、海珠区新港中路的 广州纺织机械厂旧址 ,含装配车间、木模车间等6个建(构)筑物,核心价值要素是建筑立面和主体结构。该建筑建于1950-1970年,均为核心工艺车间,连续成片,集中展示纺织机械工业特点和广州纺织机械厂的发展历程。2009年广州纺织集团将其活化利用为多功能混合的TIT创意园区,引入微信总部等知名高新企业,2011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曾视察过。2020年园区年产值超210亿元,创造税收18亿元、就业岗位4000个,是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创新发展的优秀案例。

6、白云区江高镇的 广摩集团五羊钢管厂旧址4号车间 ,核心价值要素是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天窗。该建筑采用带钢拉杆的A字形钢筋混凝土屋架,结构轻盈,具有稀缺性和技术美学价值。

7、白云区江高镇的 广州纤维板厂旧址的4座建构筑物 ,核心价值要素是各车间主体结构、水塔的钢筋混凝土折板。该厂是当时国内工艺最先进的,设计水平较高、广州生产规模最大的纤维板厂。各建构筑物巧妙运用了多种结构形式,体现了朴实轻盈的工业建筑美学价值和典型工艺流程。厂区保存完整,整体价值高。

8、番禺区南村镇的 市头糖厂早期宿舍群 ,核心价值要素是建筑群整体布局、建筑主要立面。该建筑群是广州少有的保存完整的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工人住区,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工人福利的重视,是我国住区规划思想发展的见证。

9、番禺区新造镇的 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的5座仓房 ,核心价值要素是建筑群总体布局、主体结构、储粮专用建筑构造。该建筑群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粮仓建筑式样,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从选址、布局、建筑、设备等方面,生动反映了现代粮仓建筑的演变以及储粮技术的发展。正在改造活化为创意园。

10、黄埔区黄埔街的 黄埔老港钢板桩码头和6号仓 ,核心价值要素是钢板桩码头结构、仓库建筑立面及主体结构、滑道等仓储专用构造。钢板桩码头是1930年代黄埔港早期建设的珍贵遗存,6号仓是广州市1970-1980年代港口仓储建筑的典型代表,与钢板桩码头共同体现港航运输业的流程与风貌。

11、黄埔区红山街的 文冲船厂的1号、2号船坞 ,核心价值要素是船坞主体结构。文冲船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大型造船基地,1号船坞为我国自行设计的华南地区第一座万吨级修船干坞,2.5万吨级的2号船坞建成时是华南地区最大干船坞,两座船坞体现了造船核心工艺及华南造船工业技术发展水平。

12、黄埔区黄埔街的 大濠洲西后导标塔 ,核心价值要素是主体结构、外观特征。该塔始建于1970年代,作为珠江口航标导航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代表性的港航标志物。

13、为黄埔区鱼珠街的 鱼珠船厂旧址港池船排、候工房 ,核心价值要素是港池、船排的主体结构和配套机械设备,以及候工房的外立面。该处建筑建于1960年代,是广州港开展航修业务的实物见证。具有典型的工业建筑风格,港池船排和机器设备完整保存,直拉船排体现了船舶修造工艺特色。

扫码查看

广州市第一至七批历史建筑全名单

↓↓↓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