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首度披露1949年未迁台原因(图)

27.05.2014  00:14

发布会现场,复旦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现场展示历史档案

94的张熏华老先生现场翻阅当年的档案

  东方网记者于量5月26日报道:1949年5月27日,上海迎来解放,而上海最负盛名的高校之一——复旦大学也随之获得新生。今天下午,复旦大学档案馆举办《上海解放复旦新生——音像档案资料新闻发布会》,首次向社会公布一批珍贵档案,揭示了复旦大学校庆日的由来以及当年未接受蒋介石的命令迁往台湾的原因。

   会议记录解释校庆日由来

  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本校校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记录》。据复旦大学校史专家杨家润介绍,这卷灰白封面的档案,是当时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记录,其珍贵之处就在于这卷档案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学校各项校务开展的真实情况。

  东方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档案上中“5月8日下午二时第二十四次校务会议记录”一栏里记载:拟定五月二十七日为校友节或校庆节案,决议规定五月廿七日为本校校庆节。当时与会代表有钱崇澍、章益、李炳焕、金通尹、陈望道、章靳以、周谷城、罗文宗、胡曲园、张明养、张薰华、胡文淑、潘振亚共十三人,会议主席为陈望道。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上,十三位代表的字迹跨越时空,依然清晰可见。

  作为这次重要会议惟一健在的见证者,原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现已94岁高龄的张薰华老先生也出席了发布会。手捧当年的会议纪要,张薰华感慨万千。他表示,以5月27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伟大日子为校庆日,表达了复旦师生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衷心拥护,对新中国无限的向往和热爱,也由此将自己的命运与上海这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原标题:复旦公布历史档案 首度披露1949年未迁台原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