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专车激增加剧拥堵 广州社情民意中心建议"精准"限外

01.12.2015  11:41

专车怎么管”几乎成为当下中国大城市中一致的管理难题。2015年10月,交通部起草了相关政策向社会征询意见,意在规划出租车行业发展,推出专车新政的“顶层设计”。

广州作为专车发展迅猛的城市,如何根据自身城市特点出台相关规定,备受社会关注。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围绕广州城市特点、外牌专车的影响,认为广州应立法严禁专车运营企业派单给外牌车,通过“精准限外”保障广州的道路资源。

文/羊城晚报记者许琛 甘韵仪

广州四成受访者认为专车致交通更堵

据统计,截止至2015年11月,广州目前出租车有2.18万辆,而专车约有15万辆,活跃运营专车约7万辆,其中相当部分是外牌车;国外某知名专车企业亦表示,广州的业务量居全国前三,甚至超过了纽约市。

社情民意中心的民调中显示,大多数市民认为专车让民众获利,最主要是“方便出行”,持此看法的人多达75%,明显高于其他选项;相关民调也显示,随着地铁越来越拥挤,专车成为不少靠地铁出行人群的潜在选择,有此意愿者为30%,较打出租车还要高。

专车满足了市民方便出行的需要,因此得以迅猛发展。但同时,由于缺乏正式准入机制与监管,越来越多社会车辆加入非法搭客的行列,不仅影响出租车运营,还导致车流量骤增,挤占了本就不足的道路资源。

在认为专车“利大于弊”的同时,广州市民也认识到专车会带来一定社会成本。在接受调查的市民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表示专车“扰乱交通秩序”,比例为35%;在认为近一年来广州堵车状况更严重的市民中,有多达41%的人认为是专车变多造成的。

民调还反映,表示广州越来越塞车的市民中,多至41%的人认为是专车多导致的,而且较多人认为专车扰乱交通秩序。

外牌专车激增 拥堵系数大幅上升

在社情民意中心的调查中,外牌专车大量进入,激化“路车”矛盾,侵害市民利益道路资源有限、紧张,与近年汽车保有量节节高升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广州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统计数据显示,广州的人均道路面积近年呈下降趋势,与深圳呈增长的趋势截然相反,致使“路车矛盾突出,拥堵状况在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随着近一年专车快速发展,广州道路拥堵状况却在恶化。据广州市交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州交通拥堵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最大增幅达到74%。民调也显示,对近一年广州交通状况,60%的受访市民表示“更堵了”,较2014年的29%翻了一番。

广州道路状况在短短几个月内拥堵加剧,表面看是专车迅猛发展所致,实质是外牌车以专车形式大量涌入本地运营(以下简称“外牌专车”)。据广州某交通研究中心调查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本地化使用”的外牌车从7.7万辆/月激增到30万辆/月;2015年6月中心城区范围内,外牌车的出行比例为22.8%,即平均5辆车中有1辆外牌车。

社情民意中心专家认为,专车平台在广州落地的时间与外地牌照车辆激增的时间吻合,恰恰证明了外地车正在激化车辆与道路资源有限性的冲突。

建议:限行外牌专车

到底外牌专车是怎么造成拥堵加剧的呢?

首先,外牌专车“多占”道路。根据目前专车平台的奖励标准,外牌专车要保本盈利,每日需做10-15张单,若日均有3万辆外牌专车,相当于每天增加约30万车次在广州路上跑。外牌专车周转率如此之高,极大占用了道路资源。

其次,外牌专车“乱了”秩序。外牌车主大多不熟悉广州路况,以及其遵守交通法规意识薄弱,兜路、绕路、乱穿插、乱停放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市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从执法数据来看,违章停车的警情不断上涨,2013年全年的警情量约是8.2万,而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7.9万。民调亦显示,35%的较多市民认为专车“扰乱交通秩序”,每三人中就有一人。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教授余志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广州每天有450万辆外地车,包括外围过境和本地化使用,其中本地化使用的外地车一周平均出行5.2个工作日。在他的研究中,这些“本地化”的外地车,在广州每天行驶距离和使用频率远比广州车牌车辆高,一辆本地化相当于2.2辆本地化。这30万辆“本地化”外地车其实相当于广州新增本地车66万辆。

因此,社情民意中心建议,广州专车监管应根据自身城市特点,围绕外牌专车出台有地方特色的规定。只要立法严禁专车运营企业派单给外牌车,尤其是抓住几大龙头专车运营企业,对违规企业予以重罚甚至吊销经营牌照,大量外牌专车自会减少,广州道路拥堵状况即可有所缓解,专车和出租车的竞争亦会趋于公平。

在这样的政策前提下,外牌专车禁入属于广州专车监管的业内之事、必要之举,并不等同于要禁止所有外牌车进入,正常来办事、购物、旅游的外牌车仍可进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