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稳增长亟需挖掘内生动力
■ 卜志敏
本报报道,我市在国家大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崭露头角。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出口总值1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对32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出口合计26.7亿元,增长56.6%,显著高于总体出口增速。
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整体呈现缓慢温和复苏态势,外需环境有所改善,但全球经济的复苏仍然不够充分。我国外贸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进入上升通道,企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等外部成本约束加大,而以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为支撑的新增长格局尚未形成,出口空间受到挤压,传统外贸竞争优势逐渐消失。日前,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第四季度外贸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朱小丹就坦陈“外经贸稳增长形势严峻”。
在国内外贸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梅州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取得逆势“飘红”的业绩,实属不易。当前梅州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一些传统的支撑力量,如梅州原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出口产品正在消退,机电产品、陶瓷产品、文化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等一些新的力量正在成长,但目前新旧产业与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梅州的外贸增长一样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措施,特别是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贸易合作,进而实现外贸稳增长、促进外贸发展。
要推动创新转型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着力推动外贸产品由单纯加工、生产向研发设计、生产服务、自主品牌出口转变。通过推动技术标准、商业模式、营销网络、贸易业态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进出口协调、内外贸一体化、投资与贸易融合、贸易与产业结合、传统优势与新兴优势互动。此外,还要巧借“互联网+”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大力扶植跨境电商等外贸新商业模式。
要拓宽经贸合作领域,拓展新兴市场。要认真擦亮梅州世界客都华侨之乡的招牌,充分利用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众多的亲缘优势,深度挖掘东盟、香港和欧盟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引导我市特色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有基础的产业在沿线国家发展布局。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构建国际营销网络等形式,拓展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
要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外贸稳增长政策。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国家和省扶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生产、通关、出口、保税、结汇等各个环节,推进简政放权和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进出口打造高效率、便捷化、低成本的服务平台,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