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约20多万老人需日托
广州逢源邻舍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张婆婆抱着两个小娃娃配合护士进行认知训练。 广州日报记者莫伟浓 摄
年底广州街镇都有养老日托 有效缓解长者“入托难”
“张婆婆,你看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从护士手中接过两个玩具小娃娃,张婆婆眯缝着眼辨认了好一阵,才给出答复。已经90岁的她,是在荔湾区逢源街长者日托享受服务的一位老人。广州有数以十万计的老人,和张婆婆年龄相若,自理能力渐渐减弱,渴盼享受家门口的长者日托服务,今年年底,广州每条街镇都将有养老入托,老人“入托难”将得到有效缓解。
“我有6个子女,9个孙子女,6个曾孙子女。不过,年纪大了,他们的名字都记不大清楚了!”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张婆婆参加孙子的婚礼,见人就说这桩喜事,还笑说:“我等着五代同堂破纪录!”5年前,逢源街尝试开办长者日托的时候,张婆婆是第一批入托的老人。“老父亲过也好些年了,每天除了一早去打太极,妈妈终日百无聊赖,一向乐天的她,似乎变得有点内向寡言。”张婆婆的亲属说,尤其是2008年,在打太极拳时,不慎摔倒,造成行动不便,张婆婆更渴盼有人与之为伴。得悉街道办了长者日托,她主动跟儿女说:“我想去返学(上学)!”
这里的长者日托,和幼儿园真有几分相似。一天分为几大时段,除了晨检、早操,上午以主题活动为主。午饭午休后,下午则是康疗和小组兴趣班。用入托老人自己的话来说:“每天节目不同,日日过得充实又开心!”入托的长者中,有个别是失智老人,他们要从认颜色、分辨性别、认识菜蔬食物等重头学过。“这是红色、这是黄色,嗯,这是紫色,我最喜欢紫色了。”在辨色区,张婆婆已经会自主操作,还积极与康复师沟通。
有了“码上回家” 老人不怕走丢
“以前,入托是难题,现在,入托容易了。接送又成新难题。”市民何先生将近90岁的老母亲,在进入社区长者日托之后,因为总是认不清来回的路途,老人虽然很喜欢上日托,却渐渐开始打起退堂鼓。针对老人不认路、易迷路这一特点,逢源街日托中心想了个办法,开启了“码上回家”的慈善项目。这个项目为社区的高龄长者、孤老、残疾人等配备了一整套有“码”装备,包括:小马甲、钥匙扣、环保袋、卡套还有二维码布贴。如果老人迷路,又不能说出家庭地址,好心人可以通过扫码为他们找到回家的路。记者尝试用手机扫码,“码”上显示一段说明:“该人是为逢源街居民,如果该人是求助于您,请尽量提供协助,并拨打020-81954799与我们联系。我们的地址是: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北路何家祠道8号。”据解释,“码”上的联系电话是24小时热线。
每天放学时分,长者日托中心会出现一个整齐划一的穿衣打扮情景,长者们套上马甲,挂上卡套,提上环保袋,再和工作人员道别回家。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的彭伯说,自从有了“码上回家”,他可以自行出门饮早茶、会友,倍感自由轻松。
最新动态
广州约20多万老人需日托
养老日托主要服务在社区居住(不限户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他们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
截至2014年年底,广州共有133.6万60岁以上老人,按养老行业测算规范,约有18%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换言之,广州约有20多万老人需求日托服务。据介绍,2011开始,广州在全市范围内建设40个日间托老机构(试点)项目。按规划,2013~2015年计划每年新建40个日间托老机构,到2015年年底,广州市每个街镇至少建有一所日间托老机构。截至2014年年底,广州市已有日间托老机构120个。今年,广州市将“新建50个日间托老机构”列入民生实事强力推进,截至目前,50个日托项目中,27个完成了建设,其余将在年内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实现每个街镇至少建有一所日间托老机构的目标。
“真是又平又正!”凡是将长者送到日托照料的家属都赞日托服务价廉服务佳。以逢源街长者日托的收费为例,每月收护理、康疗费200元,每日提供一餐午饭,约为10元,一个老人在日托的每月开销不超过500元。(谭秋明 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