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广州版《清明上河图》!消失200多年的通草画回来了

25.02.2019  14:13

烟墩路幼儿园、十七中、三十七中……广府庙会非遗区域,通草画摊位这几天非常繁忙。周五晚上降温,苏昕穿着羽绒服在指导小朋友DIY冰箱贴;周六晚上,大风大雨,苏昕仍坚持到最后一刻。作为非遗传承人,她说她在通草画里找到了旧广州的记忆。

消失200多年的通草画,曾被称为广州版的《清明上河图》。而现在,她正身体力行将记忆传承下去。她不仅联系到英国学者伊凡,拜台湾传承人张秀美为师,还从不同渠道研究和发展通草画制作技艺。如今,苏昕的通草画课程已推广至60多所学校的近10万名青少年。

风靡一时的外销“爆款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在历史的积淀之中散发出它曾经的芳华。通草画就曾记录了200多年前广州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居家生活、水城文化、节庆民俗、花鸟虫鱼兽等。它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它是广州未加工版的“清明上河图”。

可惜这样有趣精美的小画作,珍贵的历史档案,曾经的外销爆款,却消失了200余年,不被国人所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听苏昕慢慢讲述,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从18世纪起,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前,来广州探访或做生意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将自己在东方的所见所闻,真实客观地带回本国,向亲朋好友传递美丽而神奇的东方风情。

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的通草水彩画,大小合适,且形式雅致的“伴手礼”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通草画承担了向外传递中国信息和风俗的使命,来自东方的“明信片”。当时,纸张价格昂贵,无法符合廉价的彩色图画巨大的需求量。于是广州的画家开始使用一种更便宜的材料。

通草片取自植物茎髓,唾手可得、价廉物美,尤其是这种材料质地轻白,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水彩颜料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光的折射,立体感强,人物栩栩,景物生动,深受外国人喜爱。

从几乎绝迹到故土重归

19世纪40年代,随着摄影术开始普及,照相业开始逐步取代外销画家的工作。通草画就彻底从海关出口清单上消失了,随着消失的还有通脱木。渐渐通草画消失于广州人的记忆中,在中国国内销声匿迹。百年过后,一位研究通草画30余年的学者——英国人伊凡·威廉斯,把通草画带回广州。2001年,他将收藏的70余幅通草画捐给了广州博物馆。此举大大推进了国内对通草画的研究与搜寻。现在,广州博物馆拥有361幅通草画。

更幸运的是,虽然广州的通脱木以及制作通草纸的艺人已消失,但贵州、台湾制作“通草片”的少数艺人保存了下来,使这种承载着广州乃至中国文化符号的历史“芯片”得以传承。

如果有一种工艺曾经红极一时,却断档两百年,你会做一个找寻者吗?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苏昕对这种失传的本土艺术感到着迷,她期待有一天能从历史长河中打捞起失传已久的通草画技艺。

虽然通草画在200年前风靡一时,但对它绘画技法的资料却少之又少,这给复建通草画艺术留下了难题。苏昕通过对古籍文献研究和深入的实践研究,归纳、总结出通草画绘画步骤和传统技法精髓。在广州越秀区图书馆内的一隅,没有富丽堂皇的门面,但闹中取静,这就是苏昕的通草画工作室。她在这里潜心研究通草画绘画技艺,在她笔下的画作笔法细腻,色彩艳丽,造型严谨、形神俱妙。

非遗艺术回归生活是最好的活化

2014年,她成功摹绘现藏于英国的19世纪通草画《喜鹊图》,被通草画研究专家伊凡先生高度赞赏:“如果不是你的签名,我就误认为这是十九世纪的通草画”。

比起单纯的通草画文字研究,苏昕更愿意让自己成为一座连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而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项目,与传统的师徒传承不同,通草画的推广主要依靠学生传播、社区推动与政府支持三个渠道。通草画在2010年就开始进行推广,进入校园后,2015年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越秀区少年宫美术班为基地开展传承教学实践及推广,现已将通草画教育推广至越秀区6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除此之外,苏昕还策划了多个通草画作品展览、两岸通草文化交流会与社区通草画课堂,定期举办通草画学习班,组建通草画中心团队和教师研究团队。2017年1月,在通草学堂种的50颗通脱木树苗已经完全成活了,通脱木重新在广州扎根。随着通草纸能在本地生产,通草画技艺难题不断攻破,这一失传两百年的老手艺正不断在我们面前现实真容。

通草画作为广府非遗项目,2019年也会在北京路等着大家共同观赏通草真品。“这个好美啊”“冰箱贴好有创意”……路过的年轻人在称赞。“这个怎么画啊?”“通草木是怎么做出来的?”……带小孩的父母在询问。通草画摊位前总是围满人。“每年都要创新,让非遗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冰箱贴就是我们今年的创意。”现场,当苏昕在这轻飘飘的通草纸上作画时,表面看用的是画笔,其实用的是匠心、是岁月。一起来看视频,感受通草画的魅力吧!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冯艳丹 余嘉敏 郭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