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连续多年走进大山深处,只为了让孩子有更明媚的未来

26.05.2019  16:13

大洋网讯 “这里的特长就是大山,有时是从海拔1200米爬到1500米的学校,有时是从海拔2000米下到学校……”在云南鲁甸龙头山新民小学,钟浩还记得3年前第一次参加支教时小学校长的那一番调侃。

这个周末,在广东清远地区,一大批城市志愿者也正在走进大山深处。他们要给乡村孩子带来数字教育。

志愿者心声:只有专业,才可能带来改变

我们学校海拔1500米。为了上学,有的同学要从1200米的家里爬到1500米,有的同学要从2000米下山到1500米,所以我们的同学每天爬来爬去,身体都很好!”云南鲁甸地区一所对口帮扶小学校长的玩笑话,让前来支教的钟浩感触万千。

他分享道,自己小时候也是在赣南山区成长,小时候对大山的外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所以钟浩在给同学们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启发他们求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孩子们也表现出对大山以外的向往,从而更加发奋读书。

结束支教回到广州后,钟浩发现自己意外收到一封感谢信。这是当时教过的同学写的全英文感谢信。“这让我非常意外!他们平时的课程学习是没有英语课的,这说明孩子们真的非常努力地读书学习。”对钟浩而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开朗又勇于表现自己的转变,是他支教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和动力。

但感动不能是支教的全部。支教该做主课还是素质教育这个问题萦绕着钟浩的心头。

钟浩回忆道,乡村孩子在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以及主动展示自己方面得到的教育比较缺乏,会有点腼腆而不自信表露自己。为此,他们前期花时间去设计课程,会关注每一个同学的感受。“每天晚上我们会组织大家复盘一天的课程教学与第二天的课程安排,真正让公益支教有意义,让同学们有收获,而不仅仅是我来了,我感觉有奉献,而是同学们有收获,他们学习得很快乐。

公益支教不能仅靠爱心和个人,社会能发挥更大作用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围绕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群众需求和弘扬社会新风三方面内容,探索“党建+志愿服务”融合型工作模式,发挥党团员工作骨干和青年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263.82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志愿者207万人,占78.4%,居全省第一”该负责人说。

而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志愿者角色都将给有需要的群体带来巨大的改变。

记者了解到,此次的公益支教活动可追溯到2016年。目前,四川、云南、广东三个省五个村已有超过800名孩子接受志愿者课程。

但是记者通过观察发现,不少企业在参与社会公益慈善项目存在专业性不足、项目关注期过短以及未形成战略规划的问题。有业内人士透露,企业需要统筹资源、规范化地践行公益、回报社会。而基金会的成立可在独立、透明运作的同时,帮助集团创新性地实现CSR战略,并使集团更规范、更系统、更迅速地发挥基金会的平台优势。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吴阳煜、苏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