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助力大学生回乡就业

30.07.2014  12:22

  ■徐剑锋

   本报昨日报道,记者从由市人社局举办的“一企一岗·互济共赢”高校毕业生第二场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今年回梅报到毕业生有1万多人,目前就业率已达92%。

  应届大学生回乡就业,于人、于家、于地方均有利,既能有效缓解梅州发展求才若渴的需求,也可使大学生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现象。

  近几年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许多企业愈发重视“筑巢引凤”,随着用工环境的逐步改善,在外就业的比较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对广大毕业生来讲,与其拼命挤一线城市的“独木桥”,不如把握好在“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放下架子扎根基层,俯下身来奉献农村,在基层工作实践中谱写青春绚丽的美好篇章。

  大学生回乡就业,除了自身观念的转变外,政府职能部门尤应抓住这一机遇,用亲情感化、责任引导、政策激励来接纳离乡的学子。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优先招录本地大学生;另一方面要创新就业扶持政策措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岗位,使莘莘学子尽快找到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切实增强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大学生回乡就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一系列扶持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下,回乡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价值和才华,让其真正扎根故土、奉献家乡。因此,在展现招揽人才、热衷发展的诚意的同时,相关方面更应注重后续服务留住“金凤凰”,要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解决大学生在待遇保障和人生发展上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提供医疗、社保、住房等便利,不断创新公共服务,让他们真正在基层安心工作、开心生活。更为重要的一点,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向上攀登”的机会,让大学生对回乡就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