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分钟读懂习近平的互联网观

16.12.2015  15:08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中,习近平提出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专家认为,习近平的建议代表了中国对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思考和新主张,是中国积极参与互联网国际规则制定、履行大国责任的体现。

中国要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去年2月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中国要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黄日涵认为,从大国成长为强国的进程中,探索并提出一套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大国,有责任不断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治理理念和经验。

黄日涵认为,中国对于互联网治理的经验,是依据法律和法规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依法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予以保护,对网络空间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同时,坚持自由与秩序的辩证关系在确保网络空间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才能保障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和自由。

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管理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对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建设的态度十分积极。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表明愿意与全球各国携手合作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同时,中国也向国际社会中表明了各国在网络空间中也要实现一种“合作的安全”和“共同的安全”,并始终强调网络空间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开展积极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应对。

讲话中,习近平提出“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专家认为,习近平的这种提法很有针对性。

黄日涵介绍,当下世界存在的两种网络治理模式, 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倡导的所谓网络空间开放和自由的原则,坚持“多利益攸关方”的治理理念的“西方国家模式”,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倡导“网络主权”原则,并支持发挥联合国在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导作用的“新兴国家模式”。

亿欧网研究院院长黄渊普对南都记者表示, 美国倡导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对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一种不平等的开放,因此,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建设,保障本国在网络空间上的权益

另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网络治理模式对亚、非、拉三大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和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中国遭遇并克服了诸多挑战和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有更多相似之处。中国的特色网络治理模式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的经验累积。因此,从发展阶段和路径选择方面,中国的网络治理模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