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称现在燕窝行业乱象多

08.12.2015  16:12
刷明胶增加重量、用猪皮木耳制假……近年来,燕窝行业乱象丛生,业内认为,其背后关键原因在于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刷明胶增加重量、用猪皮木耳制假……近年来,燕窝行业乱象丛生,业内认为,其背后关键原因在于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日前,“2015年燕窝质量标准国际研讨会”在东莞举行,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等国家地区的海内外专家及行内大佬齐聚东莞,研讨建立国际标准以规范市场,提振消费者信心。

   燕窝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自2011年“血燕”事件后,燕窝行业遭受严重打击。当年下半年,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随后,包括知名燕窝销售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无一幸免,均检出血燕不合格。“至此,燕窝销量跌至历史低谷。”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人士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行业多方努力,近一两年来行业才有所回暖。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燕窝的总产量为600吨,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燕窝消费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70%。市场容量宠大,价位等级悬殊,利润丰厚,如何对燕窝及其产品进行有效质量监控,同时真正提振消费者信心,业内仍颇感困惑。“燕窝目前是个非标品,在售的燕窝到底安不安全,优劣程度如何,完全没有标准。”广州“老字号”药店广州采芝林药业连锁相关负责人认为,这需要整个产业共同努力来打造标准。

  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燕窝生产企业代表也指出,燕窝行业之所以现在乱象丛生,就在于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东莞多位燕窝人士也认为,制定国际标准,对行内人士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成立国际化产业联盟制定国标

  事实上,近几年来,印尼、马来西亚等燕窝产地国已相继出台了相关行业标准。来自印尼燕窝商会的邱天明透露,目前印尼在生产燕窝时,有明确的相关标准,比如成型的每一道工序都有详细标定。

  “过去马来西亚燕窝加工生产存在家庭式作坊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造成了马来西亚燕窝在品质上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最终也影响当地从事燕窝行业居民的收入。”马来西亚商会相关人士也指出,近年来,马来西亚通过不断完善燕窝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燕窝加工工厂进行标准认证,有助于消费者恢复信心。

  尽管这些生产国已有相关标准出台,然而,想要制定一个国际标准则必须要经过大量论证。“制定燕窝质量国际标准,需要进行大量的风险评估以及研究多种检测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李耿建议,当前应该成立一个国际化的燕窝产业联盟,在联盟平台上,充分听取各方对标准建立的意见,最终确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燕窝国际标准。

  而香港燕窝商会人士则认为,国际标准推行势在必行,但制定标准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燕窝属于天然产品,标准最开始不要定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