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益观”

17.11.2015  13:18
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融合社会力量打造了困境儿童帮扶的“汕头模式”,促成了科学家进校园的科技公益新模式。

  科学家进校园和学生们互动。

  南方日报讯 自1995年成立的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公募基金会。2012年后,基金会拓展公益内涵,开展了涵盖扶贫助学、助孤济残、重病救援、情暖夕阳等“八大公益慈善行动”——这也是新一届汕头市公益基金会理事会的“大公益观”的具体体现。

  正是这种“大公益”的思想指导下,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融合社会力量打造了困境儿童帮扶的“汕头模式”,促成了科学家进校园的科技公益新模式。“我们一直对外界强调,我们不是搞慈善的,我们是做公益的。”汕头市公益基金会理事会会长张泽华说。

  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成立后,以“弘扬爱心、回馈社会、发展公益、惠泽民生”为工作宗旨,通过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爱护弱势群体。同时,也资助、举办各项公益行动。

  2012年4月23日基金会换届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后,开始围绕“发展公益”的宗旨拓展公益内涵,提出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公益机构,开展社会公益、文化公益、科技公益、体育公益、卫生公益等“大公益”思路。具体到项目可以总结为“八大公益慈善行动”,分别是“扶贫助学行动”“教育捐赠行动”,“助孤济残行动”,“重病援医行动”,“匡扶正义行动”,“情暖夕阳行动”,“慈善救急行动”等。

  具体到操作形式上,也与过去在其他机构进行的常见慈善捐赠不同。比如在关爱老人的行动上,基金会为汕头300多名老人安装呼援通设备,帮助解决他们独居家中的生活应急呼援和精神慰藉的问题。

  在科技公益领域,进入校园也已经不再是常见的送书包送图书活动,公益基金会通过邀请中科院院士来到汕头的中小学校与孩子们一起交流,激发孩子们发明创造的热情,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培养“百名小发明家”。

  而公益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对象已经不仅仅是身处危难的个体,或者需要帮助的群体,在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方面,汕头市公益基金会也一直参与。例如基金会承办的“寻找汕头最美的人”的大型文化公益活动、“2014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汕头采风活动”等。

  ■对话

  科技公益投入值得

  南方日报:您提出的“大公益”,为什么要强调“”?

  张泽华:顾名思义,“大公益”是相对宏观的。基金会提出发展社会公益、文化公益、科技公益、体育公益和卫生公益,这些就是更宏观的公益。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长远来看,我们不仅要“输血”,我们还必须要“造血”。打个比方,基金会不仅要给困难的家庭发米发盐,我们还要帮助社会努力培养更多今后有能力给“特殊群体”发米发盐的人。

  南方日报:我留意到基金会这几年也承办了许多大型的公益活动,您觉得这些活动的效果达到您的预期了吗?

  张泽华:举个例子来说,基金会举办的寻找“汕头最美的人”公益活动和“2014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广东行汕头采风活动”,都属于文化公益的范畴。文化公益就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简单来说,它就是教人们去寻找美、发现美和传播美。文化公益对于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已经不只是在满足人们吃饱穿暖层面上的物资需求了。

  南方日报:基金会推动“科技公益”做了大量的投入,例如“百名小发明家计划”,邀请许多著名的中科院院士过来给小朋友们培训,您觉得这个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张泽华:科技公益对社会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现阶段还是缺少科技人才。而科技公益就是一种辅助力量,协助社会培养需要的科技人才。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在科技创新的时代,科技创新的希望就在青少年身上。

  南方日报:即使“科技公益”的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收效相对漫长,您也会把这个项目长期做下去?

  张泽华:当然。打个比方来说,我们今天请来的中国最顶尖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来到汕头跟这里的学子见面交谈,做了科学启蒙,可以视为埋下了一颗种子——30年后,这批学子里能出现一个科学家呢?比如他在治疗某种疾病的医疗技术上为人类取得了一点突破,这个成就就是了不起的,才是造福全人类的事情。所以,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基金会认为现在所有的投入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文/宋芾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