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学大咖秀邀请赛举办 为市民呈现科学盛宴

18.11.2016  16:40
广州代表队表演秀《万万没想到》荣获一等奖 - 新浪广东
陕西代表队科学表演秀地《地球回音》 - 新浪广东
澳门代表队科学表演秀《奇幻的泡泡》 - 新浪广东
上海代表队科学表演秀《结构的力量》 - 新浪广东
辽宁代表队的《变形机器人》表演秀吸引孩子趴地上围观 - 新浪广东
大赛评委团 - 新浪广东
获奖代表与评委专家们合影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手烧不伤,气球扎不破~这样的科学很炫酷!11月13日,2016年全国科学大咖秀邀请赛在广东科学中心落下帷幕,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和澳门地区近50支队伍120多位选手同台PK秀科学,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科学与艺术科普盛宴。缤纷大爆炸、烧不坏的手、奇幻的泡泡、戳不爆的气球……一个个充满趣味的科学秀轮番展演;时空穿越的正确姿势、藏在木头里的灵魂、鸡年说鸡、与蚊共舞……科学脱口秀不泛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手。这些充满奇思妙想,让人脑洞大开大科普表演和脱口秀“”翻全场,点燃了每一位观众的科学热情。

  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和广州科普联盟承办,是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亮点活动之一。大赛分为科学表演秀和科学脱口秀2个组别,其中科学表演秀要求用新颖、独特、有感官冲击力的方式,诠释科学实验、科学反应、科学原理或科研创新成果及技术;科学脱口秀要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诠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或科学知识。

  在大赛现场,来自广东科学中心的陈健秋以“万万没想到”为主题演绎了多个魔幻实验,荣获大赛表演秀组别一等奖。表演中只见她拿起一根锋利的钢针,缓慢地从气球底部穿至顶部,气球竟安然无恙。接着,陈健秋拿起针在气球壁上轻轻一扎,气球立即“”地爆了。原来,气球的原材料是橡胶,是一种聚合物,气球的底部和顶部橡胶多,聚合物分子链松散,即使用针穿过也不会爆炸;相反,用钢针扎气球侧面的时候,这些部位的聚合物分子链已被拉伸至极限,因此一扎就破。另一个实验中,表演者将一小瓶盖水倒入一个烧杯中,过了一小会,烧杯中即冒出浓烟,原来,里面放的是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释放出大量的热,杯中的纸达到燃点即燃烧起来。水能成火,火却未必会伤人。表演者将手在兑入了洗洁精的清水中浸泡片刻后,用喷枪在手掌中点起火焰,火苗向上蹿起,手却完好无损。原来,水和洗洁精起到保护作用,阻隔了燃烧的丁烷。

  活动邀请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北京分会主席,科普界诺贝尔奖“卡加林奖”获得者戴伟(David Evans)教授,澳门科学馆馆长、澳门大学顾问邵汉彬,果壳网副总裁、“科学人沙龙”“未来事务管理局”知名主讲人孙承华等知名科普专家担任评委导师。邵汉彬馆长表示,通过大赛可以看到国内科普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水平也不断提高,这种发展态势让人惊喜。他建议推动这些有趣科普形式走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孩子能看到这些精彩的科学表演。戴维教授表示,科学是非常有意思的活动,选手们通过各种实验和道具以及轻松活泼的形式,一步步剖析各种科学现象和原理,给观众带来反思和启发,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能有效激发观众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科普形式。

  据主办单位介绍,科学表演秀源于欧美风行的互动幽默真人秀,力图在真人互动表演的基础上加入奇幻的科学展示效果,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最大程度接触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学现象,通过表演人员的夸张动作、肢体语言与高互动的游戏环节,让观众不知不觉地深刻了解与认识有趣的科学知识,并且在参与的同时锻炼和启发观众的想象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大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后来自广东代表队的《比冰还冷》和广州代表队的《万万没想到》两个团队包揽了大赛表演秀组别一等奖。来自大连代表队《不一样的那头鲸》、上海代表队的《与蚊共舞》荣获脱口秀组别一等奖,大赛还评出最受观众欢迎奖、最佳科学传播奖、最佳现场效果奖和最佳创意奖四个单项奖。

广州代表队表演秀《万万没想到》荣获一等奖 陕西代表队科学表演秀地《地球回音》 澳门代表队科学表演秀《奇幻的泡泡》 上海代表队科学表演秀《结构的力量》 辽宁代表队的《变形机器人》表演秀吸引孩子趴地上围观 大赛评委团 获奖代表与评委专家们合影

责任编辑: GD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