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为何引起报复性观影?
《大圣归来》为何引起报复性观影?
导语:《大圣归来》票房逆袭引发一片叫好,可谓“一棒定乾坤”。影评人关中阿福认为,《大圣》归来的正是时候。虽然《大圣归来》与国际水准尚有不小差距,但它在观众对国产动画无比饥渴又无比绝望之时,一扫长久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国产烂片当道的阴霾,给无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国漫的迷友们、支持国产电影的人们注入了信心,这剂强心针所引发的报复性的市场反弹才是《大圣归来》全线飘红的内核动力,比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更具掘金力。
眼下,似乎用超级大黑马来形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口碑爆棚和票房神勇,都有些单薄与乏力了。史上第一部连续五天实现强势逆跌幅的国产动画片;史上第一部完败两部国产大片成功登顶票房冠军的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催生了被赋予了另类含义的新语汇的电影:数以千万计的“自来水”自发的通过自媒体平台为本片呐喊助威。这的确是中国内地电影史、动画史上难得一见的景象。
从名不见经传到现象级神作,短短的一周之内,《大圣归来》获得远超其本身层级应得的褒奖,轻松取得千万普通网民的集体力挺,原因显然绝非“质量过硬”这般简单,这部作品出人意料地回答了困扰我们许久的三个问题,也许这才是行情大爆发的根本所在。
《西游记》还能不能拍好?
中国人的西游记情结由来已久。从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制作出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引发轰动,再到50年代上美社的《西游记》连环画的全国畅销,无不反映了国人对这部古典神话名著的喜爱。与其他几部经典名著的主人公相比,孙悟空人、猴、神三性合一的鲜明个性以及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让国人对其更偏爱有加。
电影电视的飞速发展,让扁平化的文字图片得以转化为立体丰满的活动影像,从而为斩妖降魔一路西行的传奇故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当神话世界借助视觉画面逐一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欢愉美妙自不必言表。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有七十多部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见诸大银幕小荧屏。虽然制作水准良莠不齐,观众褒贬不一,但数量如此之多的作品本身也说明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国观众逐渐在心目中确立了西游影视作品的两大标杆——动画领域,以6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为最高;影视剧方面则以央视摄制的86版《西游记》电视剧公认为最佳。此后的衍生之作如《金猴降妖》或《西游记》后16集,也无非是这两大脉络的传承与延续。然而,上世纪末以来,尽管有关“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却每每给观众以期待又让人大失所望——52集长篇电视动画片《西游记》(《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亦有参与)堪称诚意之作,但过于低幼化的设定难以吸引成年观众;张纪中版的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人物塑造生硬、情节滞涩,观之如同嚼蜡;号称投资5亿、群星荟萃的真人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更因混乱不堪的剧情和毫无逻辑的镜头语言而遭遇影迷的一片声讨。
唯一的例外,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香港推出的《大话西游》系列以及2013年由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这些作品另辟蹊径的电影化解读不可谓不成功,也受到了广泛好评,但这种另类化的诠释与原著小说毕竟相去甚远,很难让西游迷们释怀。
可以说,姑且不论那些五花八门的续集外传番外篇,仅仅是前述的三部期望青史留名的重磅之作也不过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与观众的期望值相去甚远。这也似乎也成了一众西游迷的一块心病。每每都带着一丝侥幸去试图接纳一部部西游新作,但次次又怅然而归。这让人们对《西游记》影视化的前景越发看淡。
面对《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敢问路在何方》、《大话西游终结篇》等即将来袭的西游电影,广大的西游迷们原本不得不再次面临着“毁三观”还是“信一次”的纠结选择,而《大圣归来》突然而至,浓浓的西游味道让人赏心悦目,行云流水般的画面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也许《大圣归来》尚无法跻身西游记改编之作中的经典,但它给了人们希望:在新时代,国人完全可以令《西游记》展现原著的无穷魅力!以此为延伸,或许让人们对早已不抱希望的《封神演义》等古典神魔小说的电影改编前景也有了微妙的态度转变。既然好莱坞可以将《魔戒》、《哈利波特》成功搬上银幕,为什么中国在新时代却始终拿不出一部忠于名著的经典改编片?或许,《大圣归来》会成为一个起点。
国产动画片还有没有希望?
以新世纪为起点的国产动画产业全面崛起,无论是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制作产量、品牌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然而,弹指一挥间,15年转瞬即逝,仅从一个普通动画爱好者的视角出发,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主流动画的低幼化倾向未变,放眼望去仍然是小羊胖猪大狗熊;主流动画的粗制滥造水平未变,银幕充斥着FLASH、相片式的小作坊产品;主流动画的急功近利心态未变,山寨克隆作品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说1999年的《宝莲灯》还可称作美影厂的回光返照,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连这样的及格线作品都难觅其踪。大银幕上满满都是各类游戏改编的热闹卖萌动画影片,这些投机之作不消说与日韩欧美的同期影片无法相提并论,即便是与八十年代的一些国产精品之作也难于比肩。在移动互联时代,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国产动画悲观论的情绪在日复一日的加重中。
去年,因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市场回报,被誉为国产动画新希望的《魁拔》系列黯然退市,让广大动漫爱好者唏嘘不已(最近的好消息该系列有望东山再起);接着是央视动画推出的炒冷饭之作《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低幼到让人无言以对;今年2月,一部《超能陆战队》让中国观众切身感受到治愈系动画的温馨与温暖; 5月,一部CG+3D版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让70后和80后的大人们在影院哭得稀里哗啦,而两部作品轻松过5亿人民币的票房再让国内业界同行汗颜的同时,让唱衰国产动画的调调再起。如果说,这一系列的正反例证仍不足以浇灭人民群众对国产动画前景抱持的那最后一点星星之火。那么,就在《大圣归来》首映前的一周,7月3日,国产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以明目张胆的抄袭突破了国人对国产动画片保有的最后底线,搞得人神共怒。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对国产动画几乎陷入了绝望。
也就在此时,《大圣》的归来可谓适逢其时,尽管只是机缘巧合,但两厢对比之下,在观众心目中,《大圣归来》便扮演起了国产动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角色,虽然这绝非出品方的本意。这种对国产动画久违的饥渴感在瞬间得以全面缓解,观众大呼过瘾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点,连本片的导演田晓鹏都看得很清楚:“国人可能压抑得太久,看到一个还凑合的东西,就过分褒奖。”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便是邻居家孩子考试总是八九十分,而自家的孩子成绩总是不及格。这一回,自己的孩子经历一番努力后,考试得了七十分,纵然仍赶不上邻家孩子,但也足以全家为之欢呼雀跃。
随着时间的推移,铺天盖地的喝采过后,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开始更为理性客观地来审视这部小制作。光环之下,影片叙事技巧的欠缺、人物刻画的粗糙、内容创新的不足也在逐渐暴露。如果专注于影片的细节,可以改进之处还有很多——孙悟空面部表情的单调、喜剧包袱抖的也并不高明,特别是好莱坞元素的模仿偏多,但这些仍然是瑕不掩瑜,并未影响到本片的过硬品质。坦率地讲,《大圣归来》离成为一部不朽佳作尚有距离,之所以仍在源源不断的收获着各种精神与物质的回报,皆因为它让人们对国产动画再次燃起了希望。
良心小制作是否能在市场唱主角?
《大圣归来》引发的集体叫好,如果从更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则是源于其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更是一部原创的国产电影,一部有诚意的良心之作。无论是从成本预算、制作团队、宣发投入,《大圣归来》都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小制作。对于绝大多数的电影观众,甚至是业界人士,多是在影片上映后才开始注意本片的。在《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挥金如土的地毯式宣传的映衬下,一部动画版的“西游新传”便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对于每一部并非剽窃和洗钱的国产电影,无论它们是否与我们公认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相悖,我们都理应保持足够的包容。但对于以30%年增长率飞速前行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而言,国产良心之作在票房榜高位的长期缺席,各类无节操土豪大片的屡屡高中,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常态,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敬业影人的打击可想而知。此次,《大圣归来》华丽登顶,并不是在一众小片中一飞冲天,也并非巧遇空窗期的幸运捡漏。面对史上最卖座的《小时代》系列与手握“何炅+经典歌曲改编”两大噱头的《栀子花开》的两翼夹击,《大圣归来》在首映前两天排片不足10%的情况下,逆市登顶成功,或许这将成为中国内地影市的一个转折点。
解气,甚至解恨!这也成为很多人走出电影院便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力荐本片的重要推动力。的确,在市场渐居主导地位的今天,良心电影人的前途和成熟影迷的观影前景,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票房的高低。目前烂片称雄的局面让真正的电影人寒心又尴尬,让真正的电影迷无奈又困惑,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急需一部诚意之作,实现对土豪大片的逆袭乃至完胜,而这一场众盼已久的战役终由姗姗来迟的《大圣归来》“一棒定乾坤”,真可谓酣畅淋漓!
也许,一部动画电影并不能扭转畸形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现状,因为劣质国产大片给国人所留下的恶印象是经年累月形成的, 这种负资产仍然需要时间去消化,亦需要更多像《大圣归来》这样的优质国产片来消解。一切都将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观众的不断成熟而得以改观。
与国际水准尚有不小差距的《大圣归来》是幸运的,因为它归来的正是时候。它在最关键的时候,一扫长久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国产烂片当道的阴霾,给无数热爱传统文化爱好者、热爱国漫的迷友们、支持国产电影的人们注入了信心,这剂强心针所引发的报复性的市场反弹才是《大圣归来》全线飘红的内核动力,比影片的精良制作更具掘金力。
(来源:凤凰网。关中阿福,动画研究者,撰稿人,孩之宝授权《变形金刚机密档案》中文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