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的启示:找到了当代观众的共鸣点

07.08.2015  13:19

今年暑期档,中国电影的表现振奋人心。7月份,国产影片接连创造了单日最高票房4.25亿元、单周最高票房17.8亿元、单月最高票房55亿元的成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的票房新高,而且赢得了众多观众的自发追捧,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影片。

8月4日,由中宣部文艺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的《大圣归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以及片方、学界、评论界、媒体的近50位代表热烈讨论,总结《大圣归来》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制作、运作等方面带来的启示,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建言献策。

  中国电影要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动画电影曾有过光辉的历史,形成了世界影坛为之瞩目的中国学派,其代表作就有《大闹天宫》。与会人员认为,《大圣归来》为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它继承了《西游记》的文化基因,对故事进行新的拓展和演绎,对孙悟空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新的丰富和塑造,找到了当代观众审美习惯、心理诉求的共鸣点。

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景俊海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浩瀚的中华文化是电影,特别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推动国产电影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特别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发扬中国美学精神。

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肯定了《大圣归来》对传统资源的现代性开采,是对好莱坞全球战略的一种有效应对。童刚认为,《大圣归来》大胆创造,合理想象,不戏说、不恶搞,对经典充满敬意,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学院副院长王雷称,《大圣归来》注意寻找当代青少年观众的趣味,在视听元素的处理上比较到位,符合当代动画制作的工业流程。

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长仲呈祥说:“‘归来的大圣’是个符号,归来的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优秀传统。”

  开放与创新中增强创造活力

与会人员认为,《大圣归来》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有我们民族的文学原型和美学变迁,也有对当下世界先进电影语言的借鉴。它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向美系、日系动漫风格开放,在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激发创造活力。

影片的人物造型体现了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研究《大圣归来》从古典戏曲脸谱中撷取的元素,加以现代抽象化的变形,为经典形象创造了新的范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表示,《大圣归来》的人物既有传统的精髓,又超越了传统的局限;既有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精神,又有普通人的懊恼、焦虑。因此,容易与新一代电影观众形成共鸣。

在叙事层面,《大圣归来》实现了对古典神话的现代改写。《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皇甫宜川谈到,《大圣归来》既是对我们民族一个古典神话故事的继承、改编和创新,更是一个新的英雄形象舍生取义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认为,《大圣归来》这一受难英雄自我成长的故事对于当下在低龄化动画世界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具有励志意义。张卫表示,动画不仅是宣传、教育孩子的工具,也是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文化产品,动画电影应该从儿童扩展到整个社会。据影片出品人刘志江介绍,《大圣归来》筹备4年、制作4年与今天收到观众喜爱的过程,证明繁荣的市场下,电影人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

  政策扶持为精品力作营造环境

景俊海强调,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正处于走出低谷、迈向复兴的关键阶段,要把支持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政策落实好、资源配置好、环境维护好、市场建设好。

与会人员认为,7月份以《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国产电影创造的令人瞩目的数据表明,国产影片有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中国电影繁荣发展具有无穷的潜力。

童刚说,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愈发深入人心。中宣部电影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电影工作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对国产影片的创作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在中宣部的主持下,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为电影产业的升级发展给予了有利准备。

具体到动画电影,近年来,管理部门也加大扶持力度。去年7月召开国产动画电影的座谈会,在支持资金、宣传推介、档期协调、奖项参评和海外推广方面出台措施;今年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联手推出动画电影推荐会,组织中国动画电影代表团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等。

大圣归来》的“叫好又叫座”昭示,中国动画电影进发的号角已经吹响。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7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