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西河联动开发漳溪河沿线村庄促传统农业转型

25.05.2015  13:15

  ●本报记者  罗娟娟

  特约记者  丘佳纳  罗文燕

  大埔县西河镇每天都有近10万斤富硒蔬菜瓜果运往县城及福建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菜篮”。 作为“中国长寿之乡”大埔县的长寿核心区,今年以来,西河镇着力激活富硒地,联动开发母亲河漳溪河沿线村庄,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休闲的现代农业转变。

  做特农业,以旅促农

  在北塘村百亩长寿蔬菜示范基地,红艳樱桃番茄等外来蔬果品种正在试种,规模生产后,这些“越洋蔬菜”能卖出“肉价”,土地产出大幅提升。西河镇党委书记刘素芬说:“西河镇是大埔县的‘菜篮子’和‘米袋子’。我们正在发展特色农业,让土地增值。”按照这一思路,该镇的农业“新名片”不断涌现:西河香米、富硒脉菊、水果玉米、长寿蔬菜等。如今,该镇种植的烤烟、玉米、西瓜、脉菊、蔬菜等共6000多亩,培育蜂蜜、枇杷、甜玉米、西瓜等农副产品示范基地13个,产品远销珠三角地区。

  有了农业“标签”,该镇依托飞天马、本草源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推动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如今,该镇长寿食品加工厂正在筹建当中。

  做美乡村,兴旅富农

  在北塘村,一个有200多块“自留地”的 “农耕体验农场”吸引了周边居民,每到周末,从各地赶来的“农场主”可以在“自留地”摘新鲜的蔬菜,再给菜地浇水施肥。除了农耕体验,北塘村丰富的古民居也成为美丽乡村游的一大亮点。今年以来,该镇共投入500多万元,让北塘村实现“美丽大变身”:约5公里的绿道把全村的古民居、果蔬基地和田园风光串联起来,辅德堂成为华侨文化展示馆,宜斋公祠建成法制文化园。

  “我们围绕漳溪河,对沿线六村进行统一规划,联动开发。”刘素芬说,该镇委托清华大学专业设计团队和梅州市规划设计院,制定了“一村一策、错位开发、串珠成链、联动发展”的发展规划,漳溪村发展旅游配套,打造旅游综合服务区;东方村发展林果种植,打造农产品科普园;车龙村依托名人效应,推动名人故居游;黄堂村立足河道风光,发展生态观光游;北塘村盘活古民居,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游;东塘村做好香米文章,发展稻米主题文化体验游。

  今年以来,该镇已投入1120万元,除了北塘村的美丽变身,漳溪村的滩涂也变身耕读园,东塘村建起香米加工基地,张弼士故居旅游景区力争今年申报国家4A级景区,北塘村力争申报3A级景区。今年底,以张弼士故居景区为核心,以周边的北塘古村落、镇区耕读园、本草源生态旅游产业园、飞天马茶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景点将串成一体,成为大埔新生态文化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