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12.04.2016  18:15
  4月10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揭牌仪式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信与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在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小勤,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蔡新华,珠海市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学军,珠海市委党校副校长张献斌,金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严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韩喜平教授,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负责人,我校董事长、党委书记廖立国,院长、党委副书记付景川教授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薇教授,及校内各单位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付景川院长主持。

  首先,廖立国代表党委致辞。他指出,高校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处于这个阵地的最前沿,直接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他表示,今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大力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力度;二是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抓住机遇,加强组织领导,整体推进,制定思政课建设规划,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特点,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三是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学习先进经验,打牢学院发展的基础;四是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借助学校的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五是顺势而为,把握好应用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前沿,把学院建设好。

  随后,丁晋清、王小勤、蔡新华、王学军、韩喜平、廖立国共同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

  吴薇在会上汇报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实践创新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是直属于学校党政领导,与校内各系、各部门同级的二级建制机构。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下设5个教研室,2个教学实践基地,即:《珠海横琴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和《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目前正在筹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珠海警备区97分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基地》;与金湾区社科联联合建立《特区文化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招聘引进为主、专兼职紧密结合、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师资格局,充分利用吉林大学本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源,目前60%以上的教师都具有高级职称。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新突破,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CSSCI近40篇。著作28部。主持国家、省、市、校各级科研项目52项、参与57项。获广东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多人。1人被评为学校教学科研并重型人才; 8人被评为学校“百人工程骨干教师”;多人被评为优秀教师。在每学期的网上评课中,所有教师均被评为优秀。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后将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方向,以加快创新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以深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宣传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

  韩喜平代表吉林大学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珠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表示真诚的祝贺。他指出,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伟大的实践成就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推动伟大实践,伟大的理论需要提炼和总结,因此,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深化,而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培育具有重大意义。他郑重表态,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定全力支持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他还提到,平台对搭建只是起点,关键在于立足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整体变化以及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独立学院青年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建立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培养学生理论兴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王小勤在讲话中指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省第26个马克思主义学院,截至目前珠海市独立学院率先全部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她建议成立珠海十所高校与媒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同时诚邀专家学者们常来珠海调研并提出宝贵意见。她强调,高校马院建设是思政工作至关重要的。她希望我校马院立足金湾、立足珠海、立足广东,做好学生思政工作,把高校理论研究工作和当地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深化特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地域性和样板性的研究。

  丁晋清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不仅有利于本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且对提升珠海市的社会力量、社会形象都具有重大意义。他对我校领导、师资与科研成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作为一间民办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体现了学校领导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对学院领导、对马院成立,做出的决策和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人才济济,师资雄厚,特别是研究成果丰硕。”他对马院提出了几点要求,重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树立问题意识,围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迎接社会发展中的挑战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二是要引导优秀教师,更多地参与市、省甚至中央的重大的社会规划项目,更高地发挥马院执政意识、服务社会这方面的功能,给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三是坚持志存高远,多出精品力作。鼓励教师潜心学问,志存高远,拿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揭牌仪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于10日上午和下午举办两场学术研讨活动,分别为:丁晋清做《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主题报告,韩喜平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信》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