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大学生利用物联网玩转智慧农场

06.08.2014  08:36
6名五邑大学学生怀着“科技惠农”的梦想,创办了惠农团队。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惠农团队开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场监控系统,在7月30日全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团体组比赛中,获得金奖殊荣。

2013年4月,6名五邑大学学生怀着“科技惠农”的梦想,创办了惠农团队。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惠农团队开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场监控系统,在7月30日全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团体组比赛中,获得金奖殊荣。

智慧农场”还需完善

据了解,惠农团队的大部分成员来自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他们的“智慧农场”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场管理的一个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农场的空气、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掌握环境变化,再远程控制灌溉、补光、通风等,使农作物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生长环境,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惠农团队负责人林培丽告诉记者,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虽然之前也有少数人设计过有关“智慧农场”系统,但这仍是一个有着许多未知事物需要去探索的领域。“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刚开始就有一个框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使思路越来越清晰。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的队员也常常因为意见不同而吵得面红耳赤。”林培丽笑着说。

现在我们的系统还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离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当然我们也面临着资金、管理经验、研发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林培丽说。“团队将在不久后继续吸纳各专业人才,并不断完善智慧农场监控系统。”林培丽表示。

最大的优势是热情

对于惠农团队此次获得大赛金奖,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钱迪嘉认为这是实至名归。“惠农团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控制技术为农业服务,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钱迪嘉说。

我们的项目能够获得金奖,我觉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团队,而我们作为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最大的优势则是热情。大家都是同龄人,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只是单纯的同事和同学,因此交流起来非常轻松和自然。”林培丽说。

但利和弊从来都是并肩同行的,大学生创业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资源、人际资源匮乏的诸多劣势。面对这些劣势,惠农团队的成员们也同样认识到了,“参加这次创新创业大赛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向许多专业人士请教,并能让更多投资者认识我们。”林培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