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生“抢”集装箱 进驻创客搏梦想
集装箱一览。
进驻的年轻创业者。
设计师黄培明和他设计的音响。
大学城创意园提供免费集装箱支持创业
园内3年孵化200多个项目
一个好点子好创意,在这里就有机会被投资人看中,入驻梦想集装箱迈出创业第一步,后续还能享受到专家团队的建议以及合理的上市规划。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大学城创意园就是在帮助这些年轻的创客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据了解,自2012年建成后,3年时间已经有200多个项目在此孵化成功,见证一个个创意走进现实,一个个创客成功创办公司的过程。
3年孵化200多个项目
大学城创意园位于南山区松白路,2012年建成,前身是信和电线塑胶厂。经过一番改造,昔日的老城区与旧工厂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园林式写字楼。
由于紧挨大学城,创意园开园时,已吸引了海内外1050名留学生、本科生以及文化企业的精英人士前来创业。他们将在这里重点发展国家扶持的文化产业。据悉,创意园成功地成为第九届、第十届文博会的分会场,目前正为第十一届文博会做最后的准备。
园区投资管理公司经理呙岭告诉记者,开园以来已经完成孵化的项目超过200个,占总项目的50%。
创业缺资金缺宣传……这都不是事
需要场地、缺乏宣传推广、没有启动资金、没有财务以及法律团队、没有投资人……这些问题在大学生创客看来都是创业中将遇到的拦路虎,在大学城创意园这都不是问题。
黄培明早在创意园刚建好之初就入驻9号集装箱的,目前企业规模在扩大,转而租用了创意园的数百平方米的写字楼。3年了,企业从小集装箱的规模发展到10多个设计师的专业工业设计公司,黄培明还是不想离开创意园。“在深圳并不少见设计公司,我们缺少的是企业宣传的机会,在这方面创意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黄培明说。
呙岭表示,潜力企业或好项目若遇到融资问题,在创意园的投资人团队中可以得到解决。
故事
从小小集装箱起步 90后成两家公司创始人
被称为策划界“创业新星”的林潮新昨天回到大学城创意园2号集装箱门前还是很有感触。出生于1991年的他已经是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他2012年创立的文化传播公司从1个人单打独斗发展起步,目前已在全国1827所高校建立了底层执行网络,在全国各高校拥有执行人员超过了2500位。
林潮新的创业点子产生于大学二年级。因为擅长弹吉他,业余时间林潮新曾参加过一些驻场演奏,时薪可以达到200~300元, 这在当时的他看来简直就是高收入。但是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琢磨:学校里有模特队、礼仪队、双节棍队等资源,为何不能整合这些资源并且承接商家所需要的表演项目呢?
说干就干,林潮新当晚就设计了一张名片,和好兄弟一起开始向学校周边的商家派名片介绍业务,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
2013年读大三时他开始接触到大学城创意园并且在此孵化自己的创意。“我有创意,但是没有办公场地,也缺乏渠道,此时创业园的资源完全满足创业初期的需求。”林潮新说,大学城创意园除了免费提供集装箱作为办公室,而且还完全放心地把南山区创意12月大型活动中的“创意街市”项目交付给他来做。2014年年底,他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网络创意公司。
据介绍,如今起步于集装箱的大学生创客越来越多,目前创意园内11个免费集装箱已全部进驻,这些集装箱将实行流动管理,一年为期接受孵化成果考核,不过关者将被淘汰。
2000多个投资人在找创客
“我们不缺少投资人,而是更缺少好的创意和点子。”在采访中,呙岭向记者表示。今年的文博会,创意园将带着16个项目参加,届时将让项目人与投资人面对面交谈,现场即能签约。
尽管每年都有新的创业项目,但是在呙岭看来,优质创意远远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据悉,目前与大学城创意园建立联系的投资人多达2000个,众多的资金在寻求好的创意项目。为此,目前创意园正在策划全国百校创业掌门人活动,每个高校设立自己的学生代表推荐学校里的好项目,创意园把项目整合后向投资人进行路演。
免费工作室等你来“抢”
据了解,大学城创意园为梦想创业的在校和刚毕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创意工作室,助力创意。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三年的大学生。
第一步:精心设计创业计划,发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二步:大学城创意园的评审人员会约见你,就经营方案进行沟通。
第三步:方案通过后,安排设计师与你商议方案,为你量身定做一个集装箱,一个月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属于您的集装箱工作室。
第四步:在1~2年的孵化期内,提供圆梦智慧港支持,免费提供大学城创意园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创意产业化。(文\童丹 图\广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