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06.06.2016  08:20

  炎炎夏日,蚊虫肆虐,各种防蚊喷剂纷纷上市,你可知柠檬桉叶的精油也可以驱蚊吗?听说过玻尿酸、水光针的你,可曾听过三叶鬼针草有抗衰、消炎的美颜功效?当剥完香蕉皮时,别轻易丢掉,因为香蕉皮也可以成为休闲食品,甚至成为可以书写的纸张……6月5日,第十五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在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拉开决赛序幕,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省40所高校的70支参赛队伍将在这里同场竞技,一决高下。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我校副校长廖明,教务处处长张永亮,学生工作部(处)处长、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杨志群,院长邓诣群,校团委书记张耿及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袁文才、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曾璇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冬梅主持。

  郑文处长代表省教育厅对本次参赛队伍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基础知识,比赛的成绩正是平时基础学习的积累;二是希望同学们勇于创新,创新思维是当代青年的基本素质;三是希望同学们注重团队合作,成员间扬长避短,加强互动交流。

  廖明副校长对广东省教育厅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生化技能竞赛持续举办15届,说明该项赛事具有强大生命力。他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比赛,将实验操作创新性地融入到生产活动中,与专业结合,与创新创业结合,并提出将这项赛事打造成“以赛会友,以赛促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学科竞赛品牌。

  大赛评审组组长、中山大学高国全教授就此次竞赛评审相关事项作了说明,并代表全体评委承诺,将严格遵守竞赛的规则和纪律,履行评委的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尊重参赛选手,文明评审,秉公办事,圆满完成评审任务。

  本届竞赛大部分参赛实验设计灵感紧跟潮流,紧扣时代主题,不少队伍将着力点放在生态环保、美容天然性等具创新应用型的实验中。“柠檬桉叶精油的提取及对致乏库蚊的熏杀毒力”,以常见的柠檬桉树作为研究提取对象,从柠檬桉叶中提取挥发油,测定柠檬桉叶油对致乏库蚊雌成虫的熏蒸击倒和熏蒸致死活性;“三叶鬼针草美容液的制备”、“变废为宝——虾壳中虾青素提取、虾青素面膜的研制及抗氧化性研究”则在美容护肤方面进行研究,不管是鬼针草中的成分,还是海产品虾中提取的虾青素,都有抗氧化的功能,具有发展成天然美容产品的“潜力”。我校参赛队伍之一带来的实验项目“可食性香蕉皮果疏纸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对香蕉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利用,探究制作可食用性香蕉皮纸的制备工艺,呈现柠檬黄色的圆饼状香蕉皮纸有皮革质感,“一开始只加入甘油成分的味道像山楂片的味道,”小组成员伍惠仪介绍,“我们此次的实验目的是研制香蕉皮纸的可食用性,不过后续也会在纸的使用上进行探究,使它能成为糖果、速食产品的外包装,用食物来装食物。

 

  当天的比赛吸引了天使投资、美容、医疗等领域5家企业来现场参观项目。嘉宾企业对这些“接地气“的参赛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美容、饮食等生活领域的研究项目非常实用。评审专家也认为,今年大赛创新性和实用性较往年有所提高,参赛作品大多数是从生命科学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出发,有利于校企联合,增加实验成果转化率,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

  何冬梅副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最大的亮点是比赛项目更偏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校方努力为学生项目和企业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利于企业和实践成果对接,并在未来与创新创业学院合作召开相关企业论坛,把学院的实验项目与团队转化成创业项目与创业团队,提高实验成果的转化率。

  据了解,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自2001年由生命科学学院创办,于2008年晋升为省级赛事,并于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项目。本届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华南农业大学团委、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承办,广东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为顾问单位。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40所高校的279份作品,经过前期的初赛,最终有来自40所高校的70份作品进入决赛。本次决赛分为两天,6月4日为预决赛,6月5日当天正式决赛。大赛评委组将根据当天参赛选手的实验操作、形象作风以及实验报告等评出最终成绩。(文图/方玮 徐东东 校报学生记者 张培琼 戴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