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去干啥?做“兼职”多于“文艺活动”
大洋网讯 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举办的首届“听见花开”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季(简称“大艺季”)昨天在广州降下帷幕,活动发布《2018“听见花开”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季活动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课外活动选择“兼职”多于“文艺活动”,艺术活动在高校发展的出路仍待探索。
以校园艺术活动为焦点,“大艺季”组委会发布《2018“听见花开”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季活动调研数据》。本次调研共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30所高校,发放问卷1500份。数据显示,虽然参与校园课外活动的人数十分可观,但真正有意愿参与“文艺活动”的人数并不如想象中之多——占比不到四成(38.45%),与选择“继续学习”的比率几乎持平(38%),甚至低于选择“兼职”的人数(47.37%)。刘洋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我们为此要继续思考艺术活动在高校发展的出路。”
借着大艺季的舞台,广州青年话剧团在闭幕式上宣告成立,料将丰富广州青年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热爱艺术表演的青年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主办方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季活动开展以来,产生众多成果与结晶,除了话剧板块取得重大突破,2部大学生戏剧直通广州大剧院。广州大剧院MEGA工作室更与逸仙股份联合孵化“一台好戏”——大学生原创戏剧品牌,下设“广州青年话剧团”机构,希望借助专业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更好运作大学生原创戏剧作品,让青年艺术迈上更高舞台。
此外,设计版块和otee.art设计机构合作推出了印有优秀选手作品的系列T恤,并透过T恤这一易于传播艺术的载体,结合多方平台的推广,助力打造个人IP的同时,传达“释放新生代艺术创造力”理念;街舞版块与广州SPEED舞团合力为选手们提供职业指导,以打造出更高水准的高校舞蹈作品为目标,鼓励原创,做到让好作品真正沉淀、流传。
业内专家:学生会做戏,还要补运营
大艺季戏剧类优胜作品《相亲角》,其剧本出自华南农业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大二学生陈海容,从一个“相亲”故事讲起,通过年轻人的视角,社会身份的角色转换,提出对家庭、两性关系的思考,追寻成长的答案。故事灵感来源于陈海容室友的真实经历——因大一就被父母拉去相亲而深感困惑。
“六大高校抛开门户之别,共同打造属于广州大学生的原创作品,据我了解尚属首例。”华农戏剧老师邓光远告诉记者,该剧台前幕后团队全为广州在校本科生,分别来自华农、中大、暨大、广外、广大、广东金融学院六所高校。由中大学生创作的《一条流向乌布的河》也与《相亲角》并肩,成为戏剧类另一优胜作品。据悉,华工与广大团队的原创戏剧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相亲角》于5月11日登上广州大剧院“周一星剧场”第三季的首演舞台。在学生票80元、惠民票180元的优惠推广之下,上座率在九成以上,因各界观众反响热烈,现正筹备加场。邓光远向记者笑说,当晚大剧院歌剧厅在上演重头戏《弄臣》《假面舞会》,一墙之隔的实验剧场却推出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新作,观众的热情捧场和热烈反馈,实在让人喜出望外,更赋予他们继续扎根广州,做青年原创话剧的信心与信念。
自己从学生戏剧走来,从非专业玩票走到今天在大学从事专业教育,邓光远感觉“广州戏剧氛围越来越好”,尤其是青年剧社越发蓬勃,原创佳作频出。但学生剧社缺少专业帮助,只懂做戏,而不懂营销、运作。邓光远等人为此成立MEGA工作室,跟广州大剧院合作,共同孵化本土青年作品,打破闭门造车的局面,面向市场开拓产业新路。
“大艺季”热潮:微博623万阅读,抖音80万次播放
“让广大青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以“筑青春梦,燃文艺魂”为主题的“大艺季”活动于2018年10月开幕,并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多所高校与组织机构的支持与协助,大学生群体广泛参与。
在校园推广阶段,组委会联合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向高校学子介绍大艺季,号召参赛,全程辅助创作,借此活动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的大学生艺术发展。
首届大艺季联动整片湾区高校,见证年轻梦想,评选出6类话剧、4类设计、4类街舞优秀作品,共49位优秀个人(团体)。组委会还会对作品进行针对性的后续运营。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的微博阅读量达623.4万人次,抖音平台播放数超80万次。大艺季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高校地区。
“如此大型的联动,在大湾区掀起了一次艺术事件,激发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力量。更重要是吸引着众多大湾区高校学生参与,为在校学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艺术的平台。”大艺季主办方负责人刘洋介绍,第二届“听见花开”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季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相信大湾区青年的艺术交流和发展一定精彩不断。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