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和东坑主动服务企业打造高效营商环境

13.06.2014  10:32

  ■建设中的常平世通国际物流城 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东莞时间网讯 2013年,常平镇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荣获“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先进集体”。该镇在组织、管理、协调、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去年年底,该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上述机制制度装订成册,并由市相关部门印发给全市各镇街、各单位学习。

  通过走访和学习,今年“三重”建设同样出色的大岭山镇和东坑镇认为,常平镇的领导高度重视和专人跟踪服务更值得他们学习,无论在招商引资还是在为企业服务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岭山提前沟通协调 申报项目均纳入市重大项目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岭山镇共有6个重大项目,均为2012年以来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额为34.5亿元,平均投资总额约为5.75亿元,总用地需求为802.18亩,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承诺年产出为108.5亿元,创造税收为5.3亿元。

  大岭山镇委委员吴美娇说,2014年大岭山镇重大项目计划完成年度投资4.2亿元,实现1个项目竣工投产、1个项目续建、3个项目新开工、1个项目签约落地。另外,今年1-5月大岭山镇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944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5.58%。

  为确保重大项目的有序推进,吴美娇表示,大岭山镇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改革攻坚、项目攻坚、效能攻坚的战略部署,不仅坚持执行“一把手”服务、督导项目制度,还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从不同方面给予适当支持与灵活变通。

  另外,大岭山镇积极与市重大办、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吴美娇说,2013年10月份集中申报重大项目的时候,大岭山镇提前向市重大办了解重大项目申报的细节条件,并按要求将该镇各个项目资料整理出来,最后所申报的6个项目100%纳入2014年度市重大项目计划名单。

   东坑提前规划统筹连片可开发地块

  在东坑镇的角社信息产业园,聚集了博瑞实业嘉丰印刷包装生产项目等5个市重大项目。东坑镇外经贸办副主任王莲辉介绍,“这5个现代产业项目被列为2014年市重大续建项目,总投资28.3亿元,总用地面积为513亩。

  事实上,早在2006年,东坑镇政府就开始着手统筹连片可开发的地块,共统筹角社村连片土地516亩,规划角社信息产业园,主要承接大项目的落地,在规划园区时,提前做好园区的“七通一平”(通电、通水、通路、通天然气等),统一规划管理,促使项目向园区集中,目前,已有6个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其中5个属市重大项目,一个重大项目已投产。

  王莲辉介绍,东坑在推动三重项目建设“三率”方面(“签约率,开工率,履约率”),着重在于落实履约率,包括履约建设、履约产能、税收等。该镇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有4个项目将项目投产后的税收承诺写入投资协议书中。

   主动服务企业打造高效营商环境

  “通过系统学习常平镇的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大岭山镇将从几方面改进‘三重’建设服务管理工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吴美娇认为,大岭山镇应该从加强招商引资、加强主动服务、加大督促检查以及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学习常平镇的做法。

  常平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行之有效的机制,其中在招商和服务企业方面,让许多镇街受益匪浅。招商容易稳商难,主动做好服务,不仅让企业安心在地方发展,更有利企业做强做大。吴美娇认为大岭山镇要继续发挥镇“三重”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实施镇领导挂钩督导“三重”项目制度,由各职能服务部门组成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小组,落实专班工作人员,采取倒逼工期机制,利用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先行开工政策,帮助企业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以政府的真诚服务、主动服务,打造高效快捷的投资营商环境。

  东坑镇则在2014年制定了《关于东坑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启动10名党政领导项目包干制,在相关职能部门中抽调20名人员,组成10个工作分组,重点加大对市镇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协助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解决的措施办法及完成时限,引导项目建设单位快速、高效完成前期手续办理,早日建成并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