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大师重出江湖 潮汕讲古首进茶馆
作为潮汕族群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潮汕讲古近年除了在广播、电视和DVD上出现之外,已鲜有类似北方相声在小剧场等接地气的活跃氛围。
近日,汕头一间茶馆“破天荒”地请来了一位82岁的讲古大师,为前来的茶客们营造了一种更有潮汕味道的功夫茶馆气氛——这种创新如何呢?茶馆能否成为潮汕讲古的新土壤?记者微调查显示,受访九成网友表示赞成。
讲古大师20年来首登台
汕头市区嵩山路的一间茶楼内,晚9时,已经82岁的王敏身穿唐装,登台亮相了。
“这是我20年来第一次登台。”王敏说。作为潮汕人熟悉的一名讲古大师,他的这句开场白介绍,五味杂陈。
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作为一个深受群众喜爱的讲古大师,王敏显示了他的深厚功力,尽管已年过八旬,但仍表情丰富、吐字清晰。他带来的这个故事很有趣,现场的茶客变成了听众,不时爆出哈哈大笑。
“北方的相声,要有包袱,说的是段子,你要抖包袱,大家才会笑。可我们潮汕讲古不一样,讲古是连贯的,你要说的是故事。”王敏说。
潮汕人把说书、讲故事称为“讲古”。所谓“古”,是指包括了神话、传说、故事等广义的民间故事。讲古曾经有很高的人气,但显然已是过去,随着潮汕地区著名的“讲古第一人”陈四文和讲古名家林江等的逝世,潮汕讲古慢慢地成为录音机和DVD上的记忆。
“潮汕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听讲古了。”王敏说。
讲古在汕头首次进茶馆
汕头曲艺团前副团长黄安安说,潮汕曲艺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试着与餐饮业合作,一家餐厅引进曲艺团让餐客边吃饭边看表演,结果这种尝试不太理想。“我印象中,至少在汕头,曲艺进入茶馆之前从未有过。”黄安安说。
“但这次却不一样,大家一边品茶一边看表演,不用让别人停下吃饭看表演。北方的茶馆这种形式就很成功。”黄安安对于这种尝试表示很有信心。
而负责引入这种表演形式的茶楼业务总监胡志在北京去过老舍茶馆,他觉得北方茶馆与曲艺表演的结合非常好。胡志说,据他们的市场调研,这种形式的表演在汕头尚属首次。
微调查:九成网友点赞
作为一种创新,胡志表示了很大的信心。“表演过后,我们搜集了客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争取将时间确定下来,比如每逢周几,我们会有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我们会争取坚持办下去。”胡志说。
但胡志也坦言,对顾客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这种形式在汕头是第一次。”胡志说。
而对于一位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多年的讲古大师王敏来说,同样也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已经82岁的王敏告诉记者,他很支持这种尝试,这是一种新的讲古艺术的推广途径,他告诉记者,他还写了一本四集的功夫茶潮剧剧本,想将潮汕功夫茶文化和潮汕曲艺文化共同推广出去。
对于这种潮汕讲古进功夫茶馆的尝试,记者通过微信做了随机调查。109人投票,其中99人表示:“支持!我会为讲古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