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韶关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揭牌

05.06.2017  17:23

图为华南数谷签约仪式

南方日报讯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邵轩)6月5日,韶关市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韶关市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揭牌与招商推介暨华为中国ICT生态之行韶关站巡回展活动在韶关隆重举行。活动中,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和省经信委党组副书记邹生一起为备受各方广泛关注的“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揭牌,“华南数谷”从蓝图变为现实,进入项目落地与招商阶段,为韶关争取创建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天,韶关市政府与华为、中证、联通、东方国信等一批企业成功签订大数据产业合作框架意向书。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赵淦森教授解读大数据时代的突围与发展,华为公司智慧城市专家吴军会上阐述了华为通过新ICT助力智慧城市发展道路及理念,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锋也为现场嘉宾解读“沃.行业云如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得天独厚

韶关发展大数据产业优势明显

在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韶关抢抓国家和我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机遇,谋划建设“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华为等独角兽企业签约,省公安备份中心、省档案备份中心、联通粤北数据中心等项目已建成或在建,另外还有一批企业也已抢先签约准备入驻,“华南数谷”被省大数据管理局批准成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

韶关市市长殷焕明在致辞中表示,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远离海边和喧嚣繁华地区、自然灾害少,有“六高三铁两航”的交通干线网,年平均气温在18.8°C―21.6°C、全省最低,属国家光纤一级网络结点,电力富余超过150亿千瓦时/年、电价全省最低,因此韶关在区位、安全、交通、气候、网络、电力等关键要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是华南地区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的“首善之地”。对此,省经信委党组副书记邹生以及与会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深表认同,认为韶关确实具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各种天然优势。

八大行动

力争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00亿

根据4月10日韶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委托省电信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韶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韶关将围绕数据中心,协同推进大数据交易平台、电子商务、软件服务业、端产品制造、创业创新等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打造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形成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大数据相关产业齐发展的“1+N”产业格局。为此,韶关将实施“以绿色数据中心为核心,打造华南数谷生态园区”等八大行动。

根据上述规划,韶关计划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引进大数据龙头和骨干企业近10家,培育大数据及相关领域的创新企业上百家,建成5万个以上标准机架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引进和培育互联网大数据产业人才3000名。努力将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大数据交易平台发展颇具规模,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近500亿元。

数据引领

全方位提升韶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当天上午,华为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奠基,成为韶关华南数谷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开篇之作。该项目由华为提供ICT基础设施平台,拟建设华南数谷IDC机房,规划用地约252亩,计划到2020年建成2万个以上标准机架,重点打造大数据备份中心、大数据企业后台支援与服务中心、大数据产业生产管理中心等。并以华南数谷IDC机房为核心,打造数据中心端产品应用示范布局,提供包括完善的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指数、数据交易、结算、数据资产管理等综合配套服务。据了解,在华为的带动下,一批企业已纷纷表达了进驻华南数谷的意向。

据介绍,韶关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一方面将打造成为引领韶关振兴发展的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我省建设数据强省做出贡献,并为韶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会引领韶关社会管理变革,通过智慧政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大幅改善和提高韶关的营商环境;此外,通过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方面的建设,也会为广大百姓带来切实的便利和实惠,从而全方位提升韶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编辑: 李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