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鸡”家史可查祖宗二十代

16.11.2015  13:36

江村黄鸡畅销港澳。

  广州有一句话,无鸡不成宴,但凡喜庆宴请,缺了一道鸡肴,就有些不完整。当今,“大数据”概念满天飞,传统产业纷纷与“大数据”结合,寻求新发展。这不,养鸡也实现了大数据化!在白云区江高镇一处养鸡基地,就出产“大数据鸡”。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肖桂来

  一只大数据鸡的“自我修养

  众所周知,种鸡品种、饲养时间、饲料质量以及饲养工艺决定了一只鸡的品质,而现在江丰公司可以通过掌握的大数据,对影响鸡肉“出品”的关键因素进行实时监控、调整。于是,便有了大数据鸡。

  “大数据鸡”的成长之路是怎样的?让我们来听听黄村鸡的自白吧。

  1

  筛选种鸡

  在江丰公司的养鸡基地,每个种鸡鸡笼上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IC卡,一笼一鸡一码,此码就是“身份证”。饲养人员只要用扫描仪器轻轻一扫,关于我的个体信息就跳出来。

  每天,工作人员会拿着扫描设备对我——种鸡进行观察,然后记录体重、鸡脚长度、细度、鸡冠形状、羽毛等共12项指标,这些数据会同步传送到一个内网独立服务器上。根据标准,挑选出最好的公鸡与母鸡,并以人工授精的方式培育下一代,一只优良的公鸡可以给30至40只母鸡交配。

  2

  孵化鸡苗

  每一只鸡蛋上都标有一个三段式号码,依次是我的父亲、母亲及个体的代码。由于是人工授精,我的父母是谁均可以追溯。江丰公司年产商品代鸡苗4000万羽。一个父母代的种鸡一般下蛋200个,孵化率为85%,可以有150~170只鸡苗(用于销售的肉鸡)。孵化设备可使用电脑全程控制每一秒的温度,经过21天的孵化,我(鸡苗)就会被电子保温通风鸡苗运输车分送到养殖场,或者直通港澳养殖场。

  3

  饲养工艺

  目前,江丰公司年出栏自养肉鸡1500万只,5个养殖场分布在花都、从化、韶关。来到饲养场,我的脚踝上会被拴上一个条形码,这记录了我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