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1时30分“大暑” “最热季”需防身心“中暑”

22.07.2015  18:04

新华网天津7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中国天文年历》显示,7月23日11时30分迎来“大暑”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季节的到来。专家提示说,此时节,公众在生活起居方面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

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这种极端的气温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种种不利,甚至还会引发痉挛和中暑等急性病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穿浅色或白色衣服,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在起居上,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及时补水;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

当出现心悸、胸闷、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就可能是中暑先兆。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等。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

因此,在注意防止身体中暑的同时,公众还要当心“情绪中暑”。李艳玲建议,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