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广州迎大暴雨 市内多个地方现严重内涝

03.08.2016  21:44

金羊网讯 记者何伟杰,通讯员刘婧婷报道:昨夜今晨,广州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记者从水务部门了解到,黄埔、天河、海珠、番禺雨势较大,市内多个地方出现严重内涝。目前,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仍在生效中。

记者了解到,这场暴雨是从昨夜22时30分左右开始影响广州市区,到今晨3:30以后全市各地雨势才有所减弱。期间,广州市气象台于2日23:27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3:48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日00:16再次将天河区、海珠区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

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了解到,受台风“妮妲”外围残留云系的影响,8月2日22时49分起,除从化、增城外,各区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其中海珠、天河、黄埔、南沙、番禺发布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市三防总指挥部先后启动防暴雨内涝三级、二级、一级应急响应。截止至3日05时50分,从化、增城无暴雨预警信号,南沙区仍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其他各区降为黄色预警信号,目前,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仍在生效中。

据了解,本次暴雨分布并不均匀。大暴雨出现在番禺、南沙、天河、黄埔、海珠、白云等区,而从化、增城雨较小。全市共有4个测站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番禺小谷围街23时-00时的雨量达到了93.6毫米。据气象部门统计,2日22时至3日05时30分,全市平均降雨量为44.80毫米。全市最大降雨量为番禺区桥南街,为176.70毫米,达特大暴雨级别。

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调度部相关负责人姚广平告诉记者,本次暴雨属于台风后期增水现象,黄埔、天河、海珠等地的内涝问题最为严重。其中一方面原因是雨势过于集中,以黄埔区为例,在这长达6小时的暴雨期间,黄埔有7个监测点监测到100毫米以上雨量,其中一个监测点的数据达到160毫米。

此外,受台风与天文大潮叠加影响,外江水位很高,部分河涌水位出现顶托,导致很多地方雨下了之后排不出去,形成内涝。

记者走访发现,受暴雨影响,广州市水务局此前公布的全市26个内涝黑点大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浸。其中天寿路转广园路桥底积水严重。今天凌晨1时多,该内涝点积水已过膝,积水范围蔓延到天寿路一带。现场值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严重时水浸高达几十公分。由于水浸过于严重,天寿路转广园路方向部分路段一度临时封闭。到今天凌晨3点多,雨势逐步减弱,天寿路转广园路桥底积水才逐步退去。

据统计,本次降雨全市布防共116处,市、区和道路专属单位共出动专业抢险人员1153人,抢险车195辆,抽水泵523台。其中,市级防涝机动抢险队布防点34处,出动抢险人员480人,抢险车80辆,抽水泵320台。因瞬间雨量极大,以及潮位顶托的共同作用,天河区、番禺区等部分地区出现内涝,现交通已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