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凭身份证填两张表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13.08.2014  10:13

凭身份证填两张表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大朗商改住所信息申报制将全市推广

东莞将推动全市42个部门建立经营异常名录管理,问题企业将进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昨日,袁宝成一行在大朗长富社区听取商事改革汇报。(记者 赵浛锐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拿着身份证,填了一份开业申请和住所信息申报表,再在电子地图上确认一下店址。当时,大朗长富社区元元面包店店主就拿到营业执照了。该店正是大朗试行以住所信息申报制为基础的"1+5"模式基层综合监管后的首批受益者。

昨日,全市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要求,全市都要学大朗。

住所信息申报制度,把原来沉默的市场主体激发了出来。”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对大朗经验点赞说,“这一项制度的创新,带来了新一轮的改革红利。”他要求,在继续“宽进”的基础上强化监管,力争东莞商改继续领跑全省全国。

副市长鲁修禄,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参加会议。

大朗经验打通办照最后500米障碍

办理营业执照有三难:行政审批项目多、注册资本要求高和住所证明文件获取难。一系列商改措施基本解决了前两难。住所证明获取难成为办照最后500米障碍。

6月试点至今,大朗新增市场主体近2000家,同比增长了60.7%,其中80%是通过住所信息申报登记成立 。

接下来,全市都要学大朗。东莞将尽快制定出台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明确登记条件、工作流程等要求,在全市全面推开改革,彻底打破住所准入门槛。

年内全面铺开村级网格化巡查

后续监管怎么办?袁宝成说,“仅靠部门开展后续监管,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尽可能调动各种监管力量,形成监管合力。

大朗28个社区(村)都成立了综合协管小组,有综合协管员200人。他们主要利用电子地图等手段,对辖区内市场主体进行核查,掌握和反馈市场主体违法经营信息, 并把结果反馈到各职能部门。大朗试点以来,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核查率达100%。

会议要求,各镇街要在8月底前完成队伍组建、明确职责、制定制度等工作,年内全面铺开村级网格化巡查。

首批企业信用信息近期将公示

在后续监管中,大朗将进行企业信用监管,并向社会公开。目前,东莞整合全市60万市场主体1300多万条信用信息,首批企业信用信息近期将对外公示。

接下来,将推动全市42个部门建立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黑名单”管理、退出制度和分类监管等信用约束制度。到时候,问题企业将进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 案例解说 #

大朗元元面包店的“宽进严管

1、横向监管

(1)信息推送横向部门监管

发出营业执照的同时,工商分局就把元元面包店的登记信息横向推送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主动帮助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食药监局看到信息后,元元面包店被纳入他们的监管名单,并主动帮助经营者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5月21日,面包店办理完成食品流通许可证。

2、纵向监管

工商分局把信息同时推送给长富社区,村级综合协管员在5个工作日内对它进行综合检查。主要看元元面包店的实际住所是否与登记信息一致。有没有开业,是否已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存不存在其它违法行为。检查结果将通过市场监管管理平台反馈至各职能部门。

3、违法违规或进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

如果元元面包店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被相关职能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节严重的,或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三年,就会被列入黑名单,而且向全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