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沙头原是江心洲受河流不断冲击 渐与陆地相连
翻开广州历史地图,你会发现,筑横沙、大沙头、二沙头成“雁飞”状呈现在珠江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筑横沙、大沙头先后与陆地连为一体,成为广州陆地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在珠江的这一河段连续出现筑横沙、大沙头、二沙头,是与这里注入珠江的两条河涌有直接关系,即东濠和大沙河。
古代东濠水流入珠江
说广州是“水城”,不乏东濠、西濠、南濠之功劳,其中东濠的影响更大些。东濠的源头是白云山锣鼓坑的长腰岭,一路南行,首先越秀山的山水汇入,接着在小北一带有淘金坑之水汇入;流到大东门一带,又有惠爱路(中山四路)、大东路(中山三路)的水汇入,再往南又有玉带河东段的水汇入,所以东濠一路下来先后有11条水流汇入,这也造成了昔日属于洼地的小北一带,一旦遇到大雨或者暴雨,小北一带就是泽国。小北被水淹的现象频频出现在报端:1932年7月29日,由下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水势直冲城内,瞬间水位由原来的七尺涨到丈余,小北的大石街、小石街、天平横街、洪桥等处顿成水泽,水深及脐。东濠边的惠来养老院住有1000多个老人,手足无措。
每到雨季,山洪咆哮,东濠水势如万马奔腾,夹带大量泥沙冲出濠口,涌向珠江。当水流从狭窄水道转向宽阔的河道时,水流分散,冲力大减,形成低压,于是水中泥沙逐渐沉淀淤积,年复一年,越积越多,在江心形成江心洲。
大沙河福泽两岸百姓
单单一个东濠不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在东濠口的东边还有一个“兄弟”,那就是大沙河。大沙河的源头也是白云山,不过路径在白云山和瘦狗岭之间,并一直向南。如果说东濠让城内百姓经常受水祸之害的话,那大沙河则真正地福泽了沿岸村民:用大沙河水制作的沙河粉闻名全国,大沙河水流经林和村、天河村、杨箕村、寺右村,让从宋、明就从北方逃难来的人在这里扎根,形成了广州早期的原住民。
东濠和大沙河两条水流,一东一西相互“夹击”,让古代宽阔的珠江北岸逐渐南移,同时在河口形成了几大沙洲——筑横沙、大沙头、二沙头以及现在广州亚运会主会场建于其上的海心沙。
海印石上建筑东炮台
在清朝初年,筑横沙、大沙头、二沙头三个江心洲呈“雁飞”状出现在珠江上。如果说二沙头以及大沙头现存的地名还可以让现代人想起其历史的话,筑横沙则几乎没有留下太多城市记忆。
谈筑横沙,要先从海印石说起。历史上有“羊城三石”,分别是浮丘石、海珠石和海印石。海印石是古时广州珠江中的一块巨型礁石,由红色砂岩和沙砾岩构成,形似印章而得名海印石。明朝万历年间在海印石上建海印阁,清朝嘉庆时改建为京观楼,供游人登楼观赏珠江景色。清同治年间在海印石上改建为炮台,叫做东炮台,是广州江防重地,从此海印石逐渐被淡忘。辛亥革命后,东炮台成为连接广州到东莞中堂、增城石滩、惠州、博罗等地的主要码头。清末时海印石被埋入地下,广州著名的跨江大桥之一——海印大桥也是由此命名。
江心洲渐与陆地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炮台向东扩展,而筑横沙不断向南向西延伸,两者逐渐靠近。至1905年海印石(东炮台)与筑横沙相连,成为东西向的一个半岛。与此同时,东濠口不断向东向南延伸,1871年后,东濠口建起了长堤,伸入东炮台侧面,旧称“东鬼基”,即现在的东濠口。1907年,广九铁路开建,官方开辟马路填河道,东炮台(海印石)、筑横沙与陆地连成一片。广九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就是筑横沙和东炮台的连接点。
1911年,广州火车站建成后,修筑桥梁与大沙头相通。于是江岸向南延伸,珠江北岸一下子延伸到海印石以南数百米。后来,大沙头逐步由江心洲变成陆地的一部分,现在的省委大院所在地本身就是由大沙河冲击而成的陆地。
(本文参考资料:《东山区志》、《白云街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