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熊猫“圆仔”疑见血 原来是乳牙脱落(图)

07.10.2014  12:50

圆仔的最后一颗乳齿。台北市立动物园供图

圆仔和保育员。台北市立动物园供图

  中新网10月7日电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的千金“圆仔”已满1岁3个月,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上周发现“圆仔”在身上“东咬咬西咬咬”外加舔屁屁,白毛竟出现疑似血迹的粉红色,后来发现是她最后一颗乳齿掉落。

  台北市立动物园说,体重超过44公斤的“圆仔”,2日傍晚被发现吃完晚餐后,一直在身上东咬咬西咬咬外加舔屁屁,但白毛竟出现一点一点疑似血迹的粉红色,保育员因此立刻检查。

  保育员一拨开“圆仔”的嘴巴,便看见她上颚最后一颗乳齿,也就是右犬齿的部位红红的,仔细检查发现这颗乳齿已经掉落。后来保育员顺利找到这颗乳齿。

  动物园指出,由于“圆仔”之前脱落的乳齿,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因此这唯一一颗也是最后一颗的乳齿,是“圆仔”非常珍贵的成长纪录。

  动物园说明,大熊猫会利用犬齿撕裂坚硬的竹竿后,分裂成较细的竹条,再送进嘴里用臼齿咀嚼;吃竹叶时则会用臼齿,将竹枝上的竹叶一片片“摘扯”下来,送进嘴里后再次用臼齿磨碎,才吞下肚。

  动物园说,根据研究纪录指出,大熊猫宝宝通常会在5个月大时长齐乳齿,7至8个月大开始逐步脱落换成恒齿,“圆仔”最先长出与脱落的乳齿是下颚的门齿,自此开始慢慢换牙,但要到1岁半左右,口腔各部位的恒齿才会发育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