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山隧道养路工人的春运

08.02.2015  22:29

  广东新闻网广州2月7日电 题:大瑶山隧道养路工人的春运

  作者 来树亮

  大瑶山隧道群是京广铁路大动脉入粤的咽喉要道。处于崇山峻岭间,气势恢宏。在这些山青水绿的瑶山深处,一群身着橘黄色反光工作服的养路工人为这空旷寂寥的瑶山平添了几分色彩。

  笔者近日前往当地采访了解到,据悉,这些养路工人是广铁集团广州工务段大瑶南桥隧保养工区的职工,平均年龄大约50岁,大部分职工在大瑶山已经待了10多、20年,而今年50岁的工区工长胡国建便是其中的代表。自1988年衡广复线开通,大瑶山隧道通车起,他就一直坚守在瑶山深处,与瑶山相伴将近27年。

  大瑶山隧道在业内也是小有名气。全长14.295公里,曾是是国内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隧道。对外界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记录,而对终日守护他们的养路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隧道内常年阴暗潮湿。空气流通不畅,粉尘污染严重,涌沙涌水病害,被戏称为大瑶山隧道极具“杀伤力”的“秘密武器”排行榜前三位。

  又是一年春运时。为确保大瑶山隧道运输安全畅通,大瑶山的养护人又要忙碌起来了。

  满身的油污,满脸的灰尘,工作一天头发上板结的污尘要用肥皂洗多几遍才能洗去,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没有张扬的个性,没有时尚的外表,没有英雄的壮举,也不为大众所熟知,他们每天在工务段管内条件最苦、最累的大山深处工作,呵护着京广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4日早上6点钟,天还没亮,而大瑶南桥隧保养工区的排工室里早已灯光通明。胡工长正在组织作业人员召开班前排工会,对天窗作业进行的细致安排,当天的作业是在1978公里800米处至1980公里900米处进行清理边沟积淤。

  半个多小时的排工结束后,驻站联络员开始去土岭站进行天窗点外作业登记,胡工长也带领其他人员服务隧道乘工程车赶往作业地点。

  考虑到大瑶山的实际情况,段里给工区配了一部作业工程车。作业人员坐车从与隧道平行的服务隧道进去要30多分钟才能到,再步行20分钟左右才到作业点。

  身着反光工作服,头顶作业灯,扛着铁铲、土箕、扁担等工具,胡国建一行顶着冷嗖嗖地寒风,向作业点行进。职工沿着隧道壁边上的便道排队依次进入,随行防护员靠对讲机与驻站联系,实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

  “列车接近,请注意避车!”对讲机里传来了防护员的声音,作业人员赶紧钻进了避车洞。“哐、哐、哐……”,一列货车驶过,粉尘到处飞舞。“隧道里空间狭小,比较密闭,特别是货车通过后,粉尘污染很严重”胡国建介绍说。

  短短20分钟的路程,大家光是避车就有三四次。“隧道里作业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护,及时避车,尤其是现在春运期间列车开行密度大,更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护员蒋师傅说到。

  位于线路两侧的边沟,约有40公分宽、60公分深,盖板上不同程度的堆积有污尘。胡国建带领大家清理水泥盖板上的泥污,随后穿上“水裤”跳入冰冷的边沟,用铁铲、铁耙将沉在沟底的淤泥铲起装入编织袋,其他作业人员用扁担一担担把沙袋挑运至一公里外的横洞中,等待下次集中运出隧道外。

  工作场景看似简单,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春运期间这个时间段上行列车特别多,平均5-10分钟就要躲进洞内避一次车,这就增加了作业难度,职工不停地下沟、进洞,下沟、进洞,来回“折腾”,即便这样,干完一个点也能清理200多米。

  时间已经是下午14时了,胡国建他们在隧道里已经足足干了6个小时。午饭也没顾得上吃,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工区,鼻孔里、头发上都是粉尘,大家轮流简单冲洗,匆匆吃完午饭,就准备休息了,因为晚上还有一个天窗点。

  “一年一度的春运开始了,过往列车也比平时多了好多,我们要做的工作很明确,就是保隧道安全畅通。”胡国建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