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面前,我们学会谦卑

18.05.2014  14:48
摘要:一群蚂蚁在向远处的大山艰难地爬行,一只蚂蚁抱怨说:“大山那么高,那么远,我们蚂蚁是这么小,我们怎么可能走到那大山?谁也做不到!”此时,一只疾飞的大雁掠过,消失在天际。于是,蚂蚁同志们傻了眼,原来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如此可怜。

        人文精神

        □李炜光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一群蚂蚁在向远处的大山艰难地爬行,一只蚂蚁抱怨说:“大山那么高,那么远,我们蚂蚁是这么小,我们怎么可能走到那大山?谁也做不到!”此时,一只疾飞的大雁掠过,消失在天际。于是,蚂蚁同志们傻了眼,原来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如此可怜。

        人类的智能当然强过蚂蚁千百倍,但在无尽的宇宙万物面前,人类仍然是十分渺小的。如果认为我们自己掌握的那点科学技术就能认知大自然的全部奥秘,我们就跟那群蚂蚁一样幼稚可笑。

        多少年了,我们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从来不知道节制。高速推进的城市化,大上快上的基础设施项目,使原来的农田、湖泊、森林、草地变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建设工地,中国的大地景观正发生着“五千年未有”的变化。无知与无畏所产生的巨大勇气在任意地虐待和糟蹋这块有限的和贫瘠的土地。中国的官员们是那么迫切地想通过这些巨大无比的建设项目来建立政绩,是那么地热衷于设计、规划、“打造”,乐此不疲。

        一个民族,一旦到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地步,它也就什么事情都敢干了。

        现代建设理念应当是,政府不是决定要建什么,而是决定不建什么,清楚地告诉土地的使用者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100多年前,美国的波士顿还是个小镇,城市的决策者们在土地还没大规模开发前,先期购买了郊外的大片土地,并立法保护这片土地上的沼泽、荒地、林阴道以及查尔斯河谷。如今100多年过去了,这座城市已经扩大了好几倍,昔日的郊外已变为市中心,而当初的那块宝贵的绿地,便成为波士顿人引为骄傲的“蓝宝石项链”。而我们的那些大上快上的项目,从来只进行“可行性研究”,没听说过哪个项目进行过“不可行性研究”。

        有环境学家说,自然环境一旦被破坏,想恢复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相信这位有良知的专家的话。我到过西部,过眼之处,多是荒山秃岭、飞沙大漠。乌鲁木齐飞银川的飞机上,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一直到银川才看到绿洲,下面是一片荒漠。邻座告诉我,这些山有许多就在几年前还有水、有树,现在全没有了。我仔细看果然如此,山上水流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兰州市区到兰州机场的70公里的路上,两边全是秃山荒岭。有时看见一座光秃秃的山上有几棵小树,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由政府出钱或志愿者栽种的,天天往山上运水浇树,成本比那几棵树大多了,成片成林根本不可能。内蒙古的大青山下已变成农区,要知道,大青山就是阴山啊,那首诗“敕勒川,阴山下……”,现在放眼望去,哪里还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完了!当地人虽然连续多年与自然环境的恶化搏斗,中央和当地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财富,相关的报道比比皆是,但总体情况丝毫谈不上乐观,环境依然在一步步地不可阻挡地在恶化。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学会谦卑,必须懂得敬畏那个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全部了解的大自然。我们没有任何傲视大自然的理由。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头,也是人类生命的归宿。我们融合于大自然,归属于大自然。真正的科学精神,决不会排斥对大自然的敬畏精神,而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决不会成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障碍。

        人类只能顺应、保护大自然。任何藐视、忽视大自然,不顾大自然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增长,以致肆意破坏大自然的行为,都将无法逃脱大自然的惩罚,不管你有多么崇高的理由多么辉煌的理论都不能例外。

        自然环境已经被人为地破坏了,痛心也罢,遗憾也罢,无动于衷也罢,已经遭到严重污染的大气正在一点点地吸进我们已经变色的肺里,土地沙化正以每年一个中等县的速度在向我们逼来,冷暖颠倒、日益恶化的气候正在威胁着国人的正常生活。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就是不要再继续破坏大自然,或者破坏得慢一点而已。除此之外,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干等着,等着大自然的剧烈惩罚。

        但我还是想呼吁一下我们的掌握着无所不能的权力的官员们,无所不知的科学家们,先停一停吧,想好了再前行。因为,那个你无所畏惧的大自然在静静地观察、审视着你呢。

        或许,就在后天,你会发现,危机已然来临,惩罚再也躲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