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价格各异如何看门道?

01.10.2016  19:05

图为梅城某超市销售的不同价格的阳澄湖大闸蟹。是不是“一分钱一分货”呢?(杨敏 摄)

  ●本报记者  杨敏

  秋风起,螃蟹肥。9月23日,江苏苏州阳澄湖开湖捕蟹,这标志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正式上市了。当前,正是大闸蟹密集上市之时,然而市场上的大闸蟹在价格和标准上均鱼龙混杂,市民们购买的究竟都是哪里来的大闸蟹呢?又该如何辨别和确认?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梅城市场和相关人士。

  价格不一规格难辨

  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比往年上市要晚。据介绍,这是由于阳澄湖的水草生长和湖水的光照度受到前期气候影响,大闸蟹最后一次脱壳迟了约半个月。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九母十公”,也就是说,农历9月份才是吃母蟹的最佳月份,而公蟹则需要等到10月份才更好。记者走访看到,“缺席”中秋节的大闸蟹,近几天开始在梅州各大市场密集上市了,但是价格和品相却有很大的差距。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看到,140克的公蟹价格为39.9元一只,125克的公蟹价格为32.8元一只,而90克的母蟹价格也卖到33.8元一只。折算过来,重量小于3两的公蟹价格已经超出140元每斤。

  然而与此相差较远的是一些微商和超市销售的以走量为主的大闸蟹,目前的市场价格低至9.9元一只,这类大闸蟹的个头多数以1.5-1.8两一只,折算价格为55-65元一斤。而在天猫、京东等超市,打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名称的商品价格差距更大,150-165克规格的公蟹价格从每只30-60元不等。

  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多数表示,对于大闸蟹的规格和价格并不太了解。市民陈女士就称:“多数是从超市购买价格合适的大闸蟹,而真正贵的大闸蟹也消费不起。”一家超市负责人表示,60克-100克的公蟹由于价格实惠,仅为10元左右一只,是目前最多人购买的。

   产地不同品质迥异

  此前,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就表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大概在2000吨左右,比往年减少了大概一成多。而从23日正式开捕之后,市场上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出现了十多年来较大幅度的上涨。

  “过去正宗阳澄湖大闸蟹3.0-3.4两(母)、4.0-4.4两(公)标准的,往年打捞出湖的价格为135-145元一斤,而今年最高已经涨到200元一斤了。标准较低一级的大闸蟹也从往年的65元一斤涨至85-90元一斤,涨幅约为30%-40%。”梅城的阳澄湖大闸蟹经销商林命贵告诉本报记者,“昨日我们店的第一批阳澄湖大闸蟹才正式到货,以往占据了30%销售份额的中秋市场今年出现了空缺,但大闸蟹的销售季节会一直延续到春节前。”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价格不一的大闸蟹其实出产自不同的区域。不仅珠三角一些区域有养殖大闸蟹,本市也有一些养殖户养殖了大闸蟹,不过蟹的个头较小,普遍为1.5-1.8两一只。而本地市场销售的大闸蟹普遍来自于江苏各地,有太湖的,也有的来自苏北地区的湖蟹。

  业内人士表示:“大闸蟹除了重量规格有区别,产地影响也很大。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出名,是由于其生长水质好,因此蟹鳃洁白,肉质细腻,口感鲜甜。在生长环境方面,以湖蟹为上,其余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