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乡村渡口

15.11.2016  13:03

▲历史久远的大麻码头,是大麻镇东西两岸村民沟通交流的重要交通要道。

▲祖孙三人兴高采烈地准备坐渡船去镇上赴圩。

▲船工和村民在码头等待,凑够人数好开船。

▲坐船的都是熟客,大家有秩序地登船。

▲船工熟练地用脚一蹬——开船了!

▲渡船在宽阔的江面上行驶,10多分钟即可到达对岸。

  韩江,汇集梅江、汀江、梅潭河于三河坝,形成一条巨流,流经古老的大麻圩镇,将圩镇分割成东西两岸。由于地处山区,跨江大桥少,江面又比较宽阔,过去两岸人民的往返,靠的是轮渡,东岸由莲塘渡口码头上落,西岸由河唇街口码头上落。据记载, 1948年大麻旅新马乡贤捐资在河唇街口建造了100多平方米的八字码头,方便了渡客跟货物的上落。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冲击,码头受到了严重影响,2006年大麻社区居委会决定重建码头,重建凉亭一座,铺筑码头坪面2000多平方米,增加卫生公厕,种植榕树花圃,码头环境焕然一新。

  日前,笔者来到了这个历史久远的渡口,体验了以船渡人渡物的乡村出行。由于正值大麻圩日,很多村民早早便在码头等待渡船。当地的年长者告诉笔者,东岸有莲塘、中兰、敬里等7个自然村庄,出行至西岸大麻圩基本靠的是轮渡,上学、赴圩、探亲访友……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大麻轮渡在当地仍旧发挥着巨大作用。每逢节假日,码头上总是熙熙攘攘,而船工们也会根据村民的出行人数选择开几条船。更多的时候,江面上就只有一条船来回,从早晨5点半到晚上6点,不间断地在江面上往返,票价也一直保持着1元的价格,这也成为大麻一道有历史印记的风景。

  ●图文/特约记者  罗文燕  丘佳纳 

  通讯员 张 璐  小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