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南楼寺 返璞归真古洞天

16.06.2014  12:37
摘要:方圆260多平方公里的罗浮山,有一处奇特的地方。如果以它为圆心,2.5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那么,1点钟方向的罗山主峰飞云顶,3点钟方向的亚婆髻,4点钟方向的黄龙观,5点钟方向的华首台,7点钟方向的横排山,都统统囊括在这个圆之中。这个地方就是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已有1400多年历史,号称有史可据,第一座修建在罗浮山的佛教寺院南楼寺。

        西湖茶话 人文惠州

        方圆260多平方公里的罗浮山,有一处奇特的地方。如果以它为圆心,2.5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那么,1点钟方向的罗山主峰飞云顶,3点钟方向的亚婆髻,4点钟方向的黄龙观,5点钟方向的华首台,7点钟方向的横排山,都统统囊括在这个圆之中。这个地方就是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已有1400多年历史,号称有史可据,第一座修建在罗浮山的佛教寺院南楼寺。

        也许是同为“第一座”的原因吧,该寺毁圮得也最彻底。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古迹也只有镶嵌在南楼寺门前与大雄宝殿前,充当石阶两侧“轮椅道”的两副石刻古楹联与“朝元洞”、“云深处”两块石匾。南楼寺门前的古楹联是:“石峒云封自古无人开秘窍,天门雾锁我今有钥透玄关”。大雄宝殿前的楹联是:“尘氛不到清修地,兰宇新开古洞靔(天)”。联想起1905年,苏曼殊“嗣受曹洞衣钵,任知藏【掌理寺院所藏一切经论典籍之职称】于南楼古刹”(据日本僧飞锡所为《潮音跋》),距今也只不过100年多一点哪,当年的南楼古刹哪儿去了?

        好在20年前来到这里白手兴家的慎琼禅师是个明白人。在他的努力下,新南楼寺不但巍然屹立,而且,通往外界的道路也全部硬底化,变成了水泥路。更难能可贵的是,秉承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新南楼寺的兴建讲究的是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该地的原生态。如今漫步在南楼寺,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为了一棵树,新修的亭台让出一角;新修的院墙、新修的楼板打个洞让原来的树“”出;为了保护树的一枝桠,建筑物的飘檐,特地缺了一块;沿山而筑的鹅卵石小道,更是在小道中央时不时与绿树相拥……

        正如慎琼禅师所言,树木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能感觉到人们对它的呵护。因此,如今的南楼寺,树木郁郁葱葱,潭水清澈见底。山顶上众多溪流奔流而来,形成飞瀑下泻,溅珠迸翠,化雾生云。由瀑布形成的天然泳池,名曰冰泉。除了众多游人在此劈波斩浪外,人们还可欣赏石压笋斜出;岩垂花倒开,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的怡人景色。有人喜欢用巍峨、壮观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青睐的旅游景点,而笔者则喜欢用舒服、惬意、流连忘返来形容。可以说,在罗浮山的众多景点中,只有南楼寺,能让笔者深切地领略到这个境界。无怪乎在那些游人的队伍中,不乏已经在此住了2~3天,还不太愿意“起锚回府”的人。真正是:“百丈崖高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苍水佩悬云片片,珠帘洞织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舆下,回看斜阳景更妍。”  □  徐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