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打鸭】陪伴都做不到 有脸要孩子?

15.06.2015  02:23

大家好!请大声地告诉我:今·天·是·周·几·啊?

一到周末,鸭哥就想要讨论点严肃的话题。今天聊什么呢,就从这件案子说起。

最近,一条“中国留学生在美绑架同伴”的新闻在中美两国之间闹得沸沸扬扬。该案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涉案人数之多,所犯罪行性质之严重,在美国刑事案件中实属罕见。而美国法律对留学生该种行为的惩罚之严厉也同时震惊了国人。

受害者刘怡然日前在波莫纳高等法院控诉了中国留学生张鑫磊、翟芸瑶和杨玉菡等被告人对她的暴行:

3月30日晚,当小学同学陆婉清约她出来“商量事”的时候,刘怡然已有预感又要被翟芸瑶一伙人“教训”一顿了。然而,尽管她带上男性朋友卢胜华,却还是被翟芸瑶支开。卢胜华走后,翟芸瑶拿走刘怡然的车钥匙交给同伙“萱萱”,让她开车载着刘怡然和她的同伙一起前往罗兰岗公园。一下车十几名女孩便对刘怡然拳打脚踢,名叫Victoria和Olivia的两名中国留学生抓住刘的双臂,杨玉菡扒光刘的衣裤,之后用烟头烫伤刘怡然的乳头;另一名女孩毕嘉泽还想用打火机点燃刘怡然的头发,但因刘怡然的身上被泼了冷水,才没有被点燃。

翟芸瑶告诉张鑫磊回家取剪子,回来后交给一群女孩把刘怡然的头发剪掉,还命令她把头发捡起来吃掉;有的女孩还抓住她的头发把她按在地上吃沙子,憋得她喘不过气来;还有的女孩用手机拍下了刘怡然的狼狈相,其中包括她吃头发和赤身裸体的照片。整个折磨过程长达5小时,刘怡然被打得遍体鳞伤,脸部淤青肿胀,双脚站不稳。

翟、张、杨等人担心受害人报警,还胁迫刘怡然向警察谎称是卢胜华打了她,声称如果刘配合,她们一帮女孩都会为她作证,否则她不仅没有证人,还会受到更加残暴的皮肉之苦。

但刘怡然没有听从翟、张、杨的“导演”,她于受害当晚就在罗兰岗公园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将翟、张、杨等6名被告实施抓捕归案。另外3人“未成年”未公布姓名。另外还有4名涉案留学生,要么逃往外州,要么已经逃回中国。

好了,这么长一大段文字看下来,相信各位都看累了。但是,这上面每一个字都不多余,5个小时的殴打和凌辱,岂是这么几段文字能够说清的?绑架、酷刑、殴打、侮辱…… 一群本该天真烂漫的花季女孩,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残忍、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这些女孩,究竟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

不必着急下结论,因为答案就在她们自己身上。

绑架案嫌犯之一杨玉菡用烟头烫伤了刘怡然乳头之后口吐狂言:“ 俺不怕报警,俺局子里有人。

“老子局子里有人,爱谁谁!”这句在国内常能听到的话,令美国当地的法官对中国的不正之风感到“肃然起敬”。在这些留学生的眼里,法律根本什么都不是,什么事都可以花钱、找关系摆平。这种观念是谁造成的呢?

美媒曝出,在6名学生被捕后,他们当中的一名学生家长被指因涉嫌“ 贿赂证人 ”被抓,再次上演中国家长试图“花钱摆平”不成,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丑闻。

答案揭晓: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难怪女儿这么残暴嚣张。国内花钱托人习惯了,到美国以为这一套依旧行得通,自己犯法被抓不说,还给全体中国人丢了大脸。

开头所说的“震惊国内”的事就是家长贿赂证人被抓吗?当然不是。真正令国内震惊的,是这几个留学生将要面临的最高处罚—— 终生监禁

据知情者透露,翟芸瑶和张鑫磊被捕后第一次出庭时 两人完全懵掉了 ,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闯了一个"终身监禁"的大祸。在他们的心里, 这种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学生打架就算被校长知道了,顶多是教训一顿罢了,连开除学籍都谈不上,更不用说要被捕入狱,“终身监禁”了。

但到了美国,同样的事情发生后, 不仅人要被捕坐牢,不仅要开除学籍,不仅要缴纳天文数字的保释金,还要面临6项重罪起诉,外加"终身监禁"的可能。 并且,加州法律规定,没有出手打人,但只要参与了犯罪,哪怕是在一旁放哨、开车的,依然要承担全部刑罚,没有任何减免。无论是殴打凌辱同学还是贿赂证人,都凸显了中国留学生及其家长对于美国法律的无知。

鸭哥常在微博看到什么撕头发飞踹、逼同学下跪还拍裸照这类的校园殴打、凌辱新闻,要么涉及未成年人警方没办法,要么学校为形象和稀泥,家长花钱摆平。看到留学生在美国最高可判“终身监禁”,家长贿赂证人被捕,真觉得值得反思和借鉴, 比如如何避免未成年保护法,变成保护未成年犯罪的法。


今天还有一条震惊国内的新闻,也和孩子的教育有关。

6月9日,贵州毕节的4名贫苦的留守儿童,在家中集体喝农药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最大的哥哥才13岁,三个妹妹中最小的仅5岁。

那孩子的父母呢?孩子的母亲3年前由于家庭纠纷离家出走,父亲今年3月离家打工,将孩子4人丢在家中。“他们一家是这村的,却又像不是这村的,很少与人交流”。本就内向的4个孩子在一个月前突然辍学在家,而家里唯一食物,是父亲去年种的玉米……直到现在,孩子的父母依然联系不上。

看到这条新闻,鸭哥的心情说不出的沉重。留守儿童虽然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牵扯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家庭的问题——孩子们的父母无疑要负最大的责任。最简单的一句话:养不了,你为什么生他们?

一边是过惯了“用钱平事”生活的孩子们在美国肆意施暴凌虐,一边是赤贫家庭的孩子们无法忍受孤单自杀身亡, 天壤之别的两种家庭的孩子,却走上了同样的自我毁灭之路 ——这不是偶然。

这两个案件,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父母陪伴的缺位

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但因为家长无法陪伴,多数只能将孩子托给寄宿家庭。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出国了、有钱花,孩子就能幸福,对孩子的生活状态、成长危机等全无了解。但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各方面都是不稳定的,缺少自控能力的学生在没有父母的陪伴监管下,很容易走上歪路,酿成悲剧。

而像毕节4兄妹一样的留守儿童在中国更是有6000万之众。物质上的贫穷短时间内无法改善,那是不是可以给他们一些精神上抚慰呢?如果父母至少有一方能够陪在他们身旁,在他们遭受排挤时轻声安慰,在他们自卑退缩时给他们打气鼓励,这4个幼小的生命,还会在巨大的孤独和绝望中崩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陪伴,其实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再埋头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多少次早上出门,孩子还在梦中?多少次答应陪孩子玩,却一再食言?

“留守”不是一种经济状态,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心灵上变成“留守儿童”。

愿全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咱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