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公园改建在即 大部分经营性项目将公益化

10.11.2014  12:55

新快报讯 记者罗琼报道瑜伽馆变做爱心体验馆,婚纱摄影楼化身“名花园”,而餐厅则转为文化展览馆……《天河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以下简称“《修编》”)日前在广州市政府采购网上进行招标,将对园内众多经营性项目进行重新规划整合, 让公园回归公益性,真正做到“还园于民”。

改建不搞大拆大建

本次《修编》的公布,意味着这座总面积为70.74公顷的天河区核心公园,即将迎来第二次大改建。上一次改建要追溯到2009年7月,当时广州开始实行公园免费政策及“拆围透绿”工程,天河公园进行了相应调整。

多个原因促成本次改建——地铁二十一号线目前正在公园占地建设,未来地铁所带来的滚滚人流,将给地铁站点地块的使用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而公园内将新建广州首个残疾人无障碍公园——广州市爱心公园,需调整园区功能布局;同时,今年开始全国刮起了针对公园会所、餐厅等经营性项目的整改旋风,天河公园也将对现有的经营性项目进行清除,腾挪出来的场馆也需重新转型。

公园方面明确,《修编》后的规划要重视公园内生态环境,尊重公园内原有的山体、水域、植被等自然特色,不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建设,不大拆大建,规划项目必须具有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西餐厅将转为便民餐厅

除了少数棚架结构的建筑将拆除外,天河公园内的其他建筑,将根据《修编》中明确的公园功能分区,或将保留现状使用功能,或者重新利用。比如,SPA馆改造成科技活动中心;一指茶改造成文化艺术馆;绿化班房和婚纱摄影建筑结合改造成名花园。

公园引入餐饮等经营性项目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以园养园”的运营思路对公园的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而出于便民考虑及实际需要,也需适当保留公园的部分餐饮功能。《修编》显示,已驻园多年的茗仕居餐厅将保留,但是其定位要从高端私密的西餐厅转向实惠大众的便民餐厅。

爱心公园明年底建成

全国第一个以扶残助残、残健共融为主题的爱心公园,将建在公园南侧,主要景点包括爱心服务区、爱心广场、爱心舞台、爱心长廊、爱心体验馆和爱心展示区以及便民服务站。招标公告显示,爱心公园将在明年12月建成。

其中,爱心体验馆的定位是通过对肢残、听障、弱视、失明等残疾类型的现实生活模拟,让参观者真正地走进残疾人世界,体会他们的艰辛与困难,从而更好地理解及帮助残疾人。

该馆和爱心展示区将由瑜伽馆改造而成。目前,后者已被园方回收,并正在进行内部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