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公园245棵病松将分段被伐

22.05.2014  15:09

枯萎死去的松树,有可能掉下来,路人要小心。”位于天河公园邓世昌衣冠冢,一直是天河公园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墓地周边松树的树龄已达五六十年,而目前这些松树都染上了松材线虫,为了路人安全和防止病害扩散,都必须进行挖掘处理。天河路农园局专家介绍说,松材线虫可以说是松树“癌症”,患上了基本无治愈的可能。

将分段伐245棵病松树

天河公园标志性历史景点,就是位于该公园内东部区域的邓世昌衣冠冢。邓世昌衣冠冢就在一些高大的松树围绕之下,这里是所有前来公园游玩的人必参观的一个景点。21日,记者走访发现,这个区域已经处于被围蔽的状态。邓世昌衣冠冢所在的小山岗,一些松树已经出现了表皮脱落,树木变得干枯,松叶变黄甚至变成红褐色等现象。

根据专家介绍,松树变成红褐色,绝对不是变漂亮了,而是松树患了很严重的病患。天河公园的这些松树,就是患上了松材线虫病,这种病被专家称之为松树的“癌症”,目前该区域已经围蔽。据了解,本周或会动工将这些松树进行分段砍伐。这次将砍伐245棵,这些树木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种植,树龄均挺长,涉及面积约50亩。

从2012年起,天河公园内的松树针叶陆续出现枯黄、萎蔫下垂等情况,后经过广东省病虫害防治专家检验诊断,确定天河公园的松树患上了“癌症”——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发现后,天河区农业和园林局曾组织专家对该处的松树进行病虫害防治,但防治效果不理想并在短期之内迅速蔓延。

天河区农园局林业科科长樊志恒说,松树砍伐后,将主要补种樟树、杜英、宫粉紫荆、美丽异木棉等,围绕邓世昌衣冠冢周边还将补种罗汉松。

广州的松树都有可能遭到病害威胁

根据天河区农园局的专家介绍,广州的多个区域,包括白云区,花都区等区域,都普遍可以看到松树,甚至一些绿化繁茂的小区,都可以看到松树的身影。而一旦一个区域出现这种病害,也就意味着整个区域甚至是广州市的松树有了很大的风险。松材线虫目前在全省有蔓延的趋势,共有21个县13万亩松树感染了该病害。

那么这种病害是怎么样传播的呢?松材线虫病是植物杀手,病原线虫通过松褐天牛可传播感染周边甚至更远区域的松树,从而导致越来越多松树发病致死的毁灭性病害,具有致死快、传播蔓延迅速、防治性难等特点,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一旦感染后,及时清除病死树杀灭病害侵染原也是防止“癌症”在松树间扩大的重要手段。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余海滨介绍,一只松褐天牛一年可将病原传播700至800米的距离,而松褐天牛又是较为常见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