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建成最大水闸

20.08.2014  11:15

  广州市的河涌水闸“大家族”中又添新丁。天河区规模最大的车陂涌水闸经过两年建设,现已投入运行,并接受汛期考验。

  车陂涌水闸位于车陂涌下游,距离出珠江口约63米,据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介绍,水闸建成后将起到防洪挡潮作用,使天河区车陂村等低洼地带的内涝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据了解,车陂村位于天河区车陂涌下游,现居约有20万的本村和外来人口,面积5.6平方公里。车陂涌源于龙眼洞筲箕窝,蜿蜒25.4公里后注入珠江。以往当上游下暴雨时,由于集雨面积大,过水流量大,车陂涌流域的内涝压力较大,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处于低洼地带的车陂村,常因暴雨和河涌潮水顶托造成水浸。

  水闸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水闸2012年开始建设,建成运行之后,作为水利设施将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增加防洪能力。原来河涌出口只有35米,现在两岸经整治后已拓宽为60米宽,过流断面增大了近一倍。二是起到挡潮作用。当珠江涨潮时,可将水闸放下来,减少堤岸涌水倒灌现象。三是保持河涌水位。在枯水期或涌内水位较低时,关闭水闸保持河涌内水位,避免河涌露底,美化水环境。另外水闸还设置了拍门孔,可自动调节河涌的水位。

  据介绍,车陂涌水闸为中型水闸,也是天河区最大的河涌水闸。水闸型式为平底宽顶堰,总长60米,共设3个孔,每孔净宽18米,过水净宽为54米,设计流量可达到468立方米/秒,防洪(挡潮)标准与珠江堤防防洪(挡潮)标准一致,达到100年一遇,内涌排涝(泄洪)标准20年一遇,即连续24小时暴雨可在1天内排干。

  车陂水闸建成后,并不影响车陂村每年的传统龙舟赛事活动。

  相关链接:

  广州市2013年水务白皮书公布:由于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感潮河网段,十区两县级市均有水闸的分布。全市过闸流量1立方米每秒及以上水闸1237座,其中大型11座,中型58座,小型1168座。水闸集中分布在番禺区和花都区,其水闸数量占了全市水闸的45.6%。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