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共同聚焦,深圳的这头“牛”亮了
连日来,央媒共同聚焦“三牛”精神,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的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深圳的这头“牛”:
“在深圳市委大院门口,有一座‘拓荒牛’青铜雕塑。这头‘拓荒牛’,是深圳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的集中体现。”
——《人民日报》
“多年来,深圳市委门前的《开荒牛》铜雕吸引着人们参观、拍照。它致敬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创造‘深圳奇迹’的拓荒者、闯关者、先行者。”
——新华社
“在广东省深圳市委的大门口,有一座铜牛雕塑,铜牛昂首蹬腿,筋肉强健,正在将一个深埋在土地里的老树根连根拔起。这头牛,是深圳40多年来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象征。”
——《光明日报》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再到综合改革试点,深圳发扬“三牛”精神,牢牢把握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年来的实践探索一直受到央媒诸多关注。
《人民日报》12月4日刊发《发扬“三牛”精神 在新时代创造新辉煌》报道称,在深圳市委大院门口,有一座“拓荒牛”青铜雕塑。
这头“拓荒牛”,是深圳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的集中体现。没有经验可鉴,没有先例可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特区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胆探索,处处展现着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牛劲”。
正因为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才有了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沧桑巨变;也才有了上海浦东新区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的华丽蜕变。
新华社12月2日播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等扬鞭自奋蹄——“三牛”精神述评》报道称,多年来,深圳市委门前的《开荒牛》铜雕吸引着人们参观、拍照。它致敬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创造“深圳奇迹”的拓荒者、闯关者、先行者。
……
包产到户点燃“星星之火”,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解放思想迈向“科学的春天”……拓荒牛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赓续,成就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
《光明日报》12月3日刊发《为民族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三牛”精神述评》报道称,在广东省深圳市委的大门口,有一座铜牛雕塑,铜牛昂首蹬腿,筋肉强健,正在将一个深埋在土地里的老树根连根拔起。
这头牛,是深圳40多年来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象征。1979年7月,深圳建设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第一炮”震醒南国大地。伴随着这声嘹亮的“发令枪”,全国最早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在这里试点,全国第一家外汇调节中心、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这里诞生,全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在这里落下……
40多年来,“深圳速度”完美诠释了现实版“沧海桑田”。如今铜牛昂首依旧,它脚下的土地早已日新月异。雕塑旁的墙壁上,“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进”的大字熠熠生辉。
《中国青年报》12月2日头版刊发《在“三牛”精神激励下奋进新时代》评论称,在深圳市委的大门口,有一座“拓荒牛”雕像,它是深圳特区40多年来开拓创新的象征,激励人们在新时代锐意进取,开创更加宏伟的事业。从贫穷的小渔村到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功,也是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