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否认"加息":逆回购利率上行不是央行加息

07.02.2017  18:35

(原标题:央行官员否认“加息”:逆回购利率上行不是央行加息)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近期,中国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一时成为热点,围绕“加息”议论不断。对此,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强调,逆回购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不是央行加息。

  2月3日,由央行招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参与投标的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均上行10个基点至2.35%、2.50%和2.65%。

  徐忠说,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投标产生的。“也就是说,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的走势,与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在较大差别。”

  他表示,传统上讲,“央行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则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一些市场人士看到了二者的差别,认为不是“央行加息”。

  徐忠也指出,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也有自己的量、价目标,目标的调整和侧重点的切换服务于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当侧重于量的目标时,中标利率就会发生变化;当侧重点在价的目标时,招标规模就要相应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公开市场操作的招标规模和中标利率都是可变的。

  “从此次操作看,市场不仅已经适应了公开市场操作招标规模的变化,也在逐步适应中标利率的变化,这为未来更好地发挥市场供求的决定性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徐忠说。

  央行媒体:政策利率全面上调 货币政策明确去杠杆

  鸡年首个交易日,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进一步验证了春节前的市场预期。继春节前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上调后,春节后,央行又把各期限逆回购利率较节前上调了10个基点。同时,自2月3日起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

  2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和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恢复了此前一度暂停的7天期逆回购,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35%,此前为2.25%;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此前为2.4%;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5%,此前为2.55%。由于当天央行公开市场有1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单日净回笼700亿元,连续第5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回笼。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