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大早报道东莞!又瞄上了啥?
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 新闻 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制造业的调整与变革四问》。在 经济 下行压力下,珠三角“关停潮”又来了么?产业空心化会不会出现?
央视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关停、外迁的基本是规模小、 投资 少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外贸企业,其总部也大多留在东莞。
而同时,新一轮招商引资、外商增资扩产增速与规模 远远高于关停搬迁的速度与规模 , 东莞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比重也越来越大 ,产业空心化并没有也难以出现。
新增外资十倍于关停金额
节目组以外资企业众多的东莞为样本。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东莞关停外资企业267家,相对于2008年逐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和2014年相比,今年倒闭关停的企业呈现出的特点是规模小、投资少,且主要集中在电子及仪器仪表制品、塑料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全部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
副市长贺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东莞上万家企业来说,即便是四百到六百家的企业关停、搬迁,这个比例也是非常小的,也是非常稳定的、可控的。”
市商务局副调研员雷慧明说,今年以来关停的外资企业涉及的整个合同金额为3.6亿美元,这样平均下来也就130万美元,合同里利用外资300万美元以下的占据了89%。
但另一方面,东莞今年前9个月引进合同利用外资是38.5亿美元。对比之下,关停搬迁企业涉及的金额不到新增的1/10。
低人工成本优势确难维持
今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外贸形势不佳,部分企业确实存在各种困难。以东莞最老牌的代工厂家东莞奥克莱音箱为例,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是企业成立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曾经长期给欧美知名厂家代工,但由于近年来音箱市场不断萎缩,奥克莱音箱的订单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的订单量只有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因此该企业不得不关掉部分生产线降低成本,维持微利运行。
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荣誉会长程昌认为,对于电子这类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破解劳动成本高企的唯一办法就是“机器换人” 。
“基本上,不算投入的话,上了机器后从成本上来说降幅一般都在50%以下,也就是说原来要花十块钱生产的东西现在只要三四块钱就能搞定。”程昌说。而 机器换人,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鼓励、扶持,例如通过补贴、融资租赁方式降低“机器换人”成本投入。
升级型与高新产业填补
即便是关停,也有一些新的趋势出现。央视记者发现,在今年关停的东莞20多家服装类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把生产工厂搬到了东南亚,但总部依然留在东莞。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整体转型,从生产服装,转为生产服装的织机,在整个产业链上前进了一步。
市纺织服装协会顾问潘日晖称,东莞许多毛织企业一方面开始掌控原材料源头,从毛衫延伸到纱线。“现在的毛衫重镇大朗,纱线企业非常多,包括传统和新创新的纱线。另一方面,大朗也明显是毛纺织机械的集中地。”
此外,尽管有企业外迁,香港商人朱新胜却在东莞追加了几亿元的投资开始生产人造石。据介绍,公司环球石材集团今年仅上马智能化的设备就达1.6亿元,从生产设计到加工、包装全自动化,800米的生产线只需要15名工人来操作。环球石材集团之所以追加投资,看重的正是东莞完整的产业配套以及临近港澳、临近海外,各方面信息、资源更加充沛的优势。
贺宇认为,东莞拥有完整的产业配套来吸引先进制造业,当前东莞的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比重越来越大,占到将近全市一半。即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可新型的制造业也正在填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