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快评》首登党中央机关报,这个时政评论新品牌如何一炮走红?

28.09.2018  21:51

  导语:9月26日,中央电视台建台暨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央视创新时政评论品牌《央视快评》配发了《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回响。

  9月27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转发了这篇署名为央视评论员的文章。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上出现央视评论员的重磅署名评论,这无论是对于刚刚度过60岁生日的中央电视台,还是三个月前举办了创办70周年纪念大会的人民日报而言,都属于首开先河,创下了中国新闻史的一个纪录。

  在注目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央视评论员文章的同时,人们注意到了横空出世的央视时政评论品牌栏目《央视快评》。

  这一评论专栏突出了价值引领特点,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大活动等精准快速的阐释评论,极大地提高了央视在新媒体格局下的舆论引导能力。

   央视快评》是怎样炼成的

  【快】:时政评论轻骑兵

  【融】:“电视+网络”催生化学反应

  【变】:清新文风塑造评论新风格

   传媒行业的普遍观点认为,时政评论是报纸的专长,而电视媒体则很难产出有深度、有高度的评论性内容。那央视是如何在一个并不是自身优势的领域内创造出优势、甚至为全行业提供一个崭新范式的呢?

   【快】:时政评论轻骑兵    

            《央视快评》栏目于今年2月正式上线,围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主题,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时政活动、讲话为切入点,及时撰写思想深刻、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评论员文章,着力在快、准、优、精方面下工夫,文风活泼、倚马可待,打造出具有央视特色的评论品牌,其独特风格为被业内专家誉为“时政评论轻骑兵”。

  (《央视快评》登上人民日报)

  《央视快评》自今年2月问世以来,除登上《人民日报》外,此前还有多篇文章被《大公报》《文汇报》等香港媒体连续予以转载,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就树立起鲜明的品牌形象,可谓一鸣惊人。

  (《央视快评》多篇文章被香港媒体转载)

  究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新组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敏锐地捕捉到舆论格局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据内部了解,《央视快评》栏目名称的确定、选题和文风定位、传播的形态等,均由总台主要负责人策划设计。总台将评论报道作为巩固拓展舆论影响力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和重要讲话,高度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快速阐释和解读。

  《央视快评》的传播方式也是可圈可点,都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传播,电视频道和纸媒协同发力的形式,总能快速发出关键声音,迅速在新媒体舆论场形成强大冲击波和影响力,彰显主流媒体的引领力。

   【融】:“电视+网络”催生化学反应

  互联网领域最受欢迎的预言家凯文·凯利曾经说过,创新来自于边缘和边界。而《央视快评》正是这样一个具有“跨界创新”意义的产品。央视遵循“全媒体融合、平台化生产”的操作理念,对传统评论节目进行融媒体流程再造,综合利用视频和文字、电视和网络等多种表现手法和传播手段加以融合,以全媒体的手法打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产品形态,极大地突破了人们对新闻评论的传统定义,这在电视媒体行业内尚属首次。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央视快评》的创新,不是水平层面的,而是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从0到1”的垂直创新,是“电视+报纸+网络”碰撞后激发出的一次蕴含巨大能量的化学反应。

  央视坚持“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次传播、多端展示”融合传播理念,充分利用央视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及旗下50余个新媒体账号等央视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同时也获得众多国内主流新媒体转发并通过置顶、多轮转发、矩阵互动等方式加以重点推荐,并经网友在两微平台自发转发。融策划、融采集、融制作、融传播,实现了多端、多媒共振,有效抢占了新媒体市场,有力发挥了掌上宣传和舆论引导主阵地的作用。

  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央视快评》深谙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道理,将央视的新媒体优势与传统平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聚集精兵强将,通力合作策划传播方案;整合重构传统媒体资源,台网融合逆向反哺,以图文+微视频的方式解释推广,从而形成了区别于市场其他同类竞争对手的鲜明特征,并借助《新闻联播》等知名品牌进行最大化传播。

  (《新闻联播》连续播发五篇《央视快评》)

  譬如,今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宣传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新闻联播》8月2日至6日连续播发五篇《央视快评》,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精准施策、推进改革开放、稳就业、稳中求进五个方面,纵论如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如何巩固好势头,如何实现新突破,有力地引导了社会舆论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是网络新闻作品向电视媒体逆向反哺的典范之作,为央视的融媒体评论创作开启了一条新路。

   【变】:清新文风塑造评论新风格

  《央视快评》《传习录》《窑洞里的读书人》等一大批品牌产品,都是在央视聚力打造“头条工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主旨在于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风采“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在表达上突出引人入胜、润物无声,这是党媒坚守初心、履行使命任务的体现。

  (《传习录》《窑洞里的读书人》)

  在互联网语境下,信息的载体在变、用户的需求在变,主旋律内容在新阵地如何响亮发声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对此,《央视快评》坚持以小切口展现有温度的大情怀,在立意上寻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追求民心与党心同频,思想与行动共振的最大公约数;在表达方式上推陈出新,赋予了时政评论以情怀和温度。

  (《以家国情怀奋进第一春》)

  如在今年春节《央视快评》推出的《以家国情怀奋进第一春》一文,“从太行脚下到大别山区,从陇中定西到吕梁深处,总书记身体力行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用脚步丈量真实的贫困角落”,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魅力风范和家国天下的人民情怀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时政报道由此变得更加深入人心。

  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是从行业到用户需求对内容价值回归的集体召唤。《央视快评》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原则,深刻阐释最新精神和时代前沿主张,将对领袖治国理念的解读与对百姓美好生活梦想的追求紧密结合,理论高度和现实厚度并重。同时在表达上短小精悍,顺应用户在移动中快速刷屏式的阅读需要,解锁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政评论的全新“打开方式”,从内容到形式对用户的需求迭代一一进行回应,引领风气之先。

  从今年3月开始,截至9月20日,《央视快评》共发布评论员文章123篇,均在全网首页显著位置予以通发,不少文章被全网首页头条置顶通发。它既带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度评论能力的大幅提升,同时更是媒体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其范式意义对整个行业具有深远影响。

   结语

  有60年建台历史的央视,仍能不断呼应时代、超越自我,将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第一驱动力,其未来发展可期。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宣告成立,开始向“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现代传媒航母”的目标起航。通过《央视快评》,无疑让业界再次看到了这艘巨轮创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