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东莞:实现“三保合一” 医改先行一步
市民在人民医院的社保卡诊疗一卡通服务平台使用医保卡。(记者 杨泽彬 摄)
央视综合频道《两会新观察》栏目聚焦东莞
东莞时间网讯 敢为天下先的东莞,在探索“三保合一”医疗制度改革上先行一步,引起了全国关注。昨日上午,央视综合频道《两会新观察》栏目聚焦东莞,全面介绍了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充医疗保险、门诊补充医疗保险、其他补充医疗保险等创新实践与探索,打破了城乡身份和职业界限,解决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问题。
试水从农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并轨”起
目前,东莞的“三保合一”医疗制度如同金字塔,最基层为基本医疗保险,其次是住院补充医疗保险、门诊补充医疗保险、其他补充医疗保险。
然而,东莞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做法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不仅包括居民、农民、职工,还包括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每年缴费782.4元,由财政、个人、单位按照比例缴纳。此外,东莞还从基本的医保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为参保人员投保商业险及大病医疗保险,用有限的钱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提高百姓的保障水平。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介绍称,早在2004年,东莞就依据职工医保制度模式,建立了面向城乡居民的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随后,通过“保持职工医保待遇水平稳步增长,农居民医保筹资水平适当快速提高”的方式,在2008年实现了两项制度的对接与合并,实现了在缴费、待遇、基金、管理方面的完全统一,进一步增强医保基金的抗风险和调剂共济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三保合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局长阙广长称,社保基金的盘子大了、蛋糕大了,那么基金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社保部门出台更多的政策来使参保人得到更好的待遇。
两项制度实现“并轨”后,东莞在2013年完成全民医保“一个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了从“城乡一体化”向“一个制度覆盖所有人群”的转变,真正建立起了“基本险”+“补充险”的、公平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如今,东莞医疗保险制度现已经不分职业性质、城乡身份、就业状态、户籍地域。东莞市社会保障局介绍,只要工作和生活在东莞,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城镇居民、农村农民、在校学生、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者等均可在同“一个制度”下同等参保缴费,同等享受财政补贴,同等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实现了医保的全民公平享有。
央视报道称,东莞从2004起历经10年的探索,实现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真正意义的“三保合一”。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三保合一”模式,打破了城乡身份和职业界限,建立统一的社会基本保障医疗保险制度,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中436万人的医疗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