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叹气精神差 身边人抑郁了你造吗

15.05.2014  21:24

双相抑郁又称双向情感障碍,是最有欺骗性、最容易被身边人忽视的。其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反复发作或者交替性发作,躁狂时表现为充满干劲、极度愉悦乐观、暴躁易怒等状态,而抑郁的时候又可能闷闷不乐、失眠、精神状态差、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者有自杀行为。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关念红

最近,媒体上频频有公众人物因抑郁症而轻生的报道。“我们天天一起工作,为何没发现他有异常”、“早知道他最近总失眠原来是抑郁症,我们说什么不该把他一个人留在家”,等等。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关念红,请她详解如何发现身边人患有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A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的症状

迹象1:唉声叹气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不再关注则要引起警惕。比如说垒了几十年“长城”的老人最近任“麻友”如何力邀都不肯出门了;年轻的小伙子以前看到异性就想搭讪,现在见到大美女正眼都不瞧。他们若整天没精打采、唉声叹气,眉头锁成个“”字,甚至总说“没意思”、“活着没意义”,那你更要当心了。

关念红介绍说,“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有此表现。不过常常会被身边人当做“受到打击”、“心态不好”或“价值观有问题”来对待,身边人会认为开导开导就好了。如果他是抑郁症的话,绝非促膝谈心和几篇“心灵鸡汤”就能解决的,应该及时就医,特别是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那意味着他们可能有自杀倾向。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往往比男性多,但男性完成自杀的要比女性多。

迹象2:失眠

关念红解释,抑郁症引起的失眠往往有难以入睡、浅睡易醒、早醒(比平时醒来的时间提前一小时醒来叫早醒;提前两小时醒来叫严重早醒)等特点。而且早醒越严重,自杀倾向也越严重。有部分抑郁症患者,就是凌晨三四点醒来觉得痛苦万分,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失眠也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只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嗜睡)。由于饱受失眠的痛苦,他们会尝试各种与失眠相关的保健品、药品和民间偏方。只要听谁说哪种东西可以治失眠就立即买来尝试。各种方法或药物,在刚开始使用时可能有效果,但很快就没有效果了,甚至不断加大剂量也没有效果。

医学上认为,没有单纯的失眠,都是心理问题的一个症状表现,特别是反复受到失眠困扰,有必要做下抑郁症状的评估,以判断是否换上了抑郁症。

迹象3:食欲下降

食欲下降、消瘦也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的症状,只有少数抑郁症患者恰恰相反,会暴食。

关念红介绍说,从临床观察看,抑郁症患者的消瘦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可能在短短1—2个月,体重就下降10-50斤,有的则可能是两年内瘦了10-50斤。大多数患者都是在看过许多科室,都查不出任何问题后,才转到精神心理科的,最后诊断消瘦是因抑郁症引起。

出现此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怀疑自己有消化道疾病或肿瘤,常常会做全套身体检查。其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可能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如浅表性胃炎是最多见的,于是便当做消化道疾病开始治疗。

B部分患者会出现的症状

迹象1:难以做抉择

出门前穿鞋、穿衣、拿包,对于大多数人几分钟就可能搞定。但对于抑郁症患者,衣、鞋、包,每一项都意味着要做一次选择,而这种选择会让他们非常痛苦,迟迟做不了决定。这种难以抉择的问题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迹象2:行动迟滞

不是一般的动作慢,他们的动作就像是电影中在放慢动作一样,慢得夸张。

迹象3:自卑

抑郁症患者的自卑和普通人由于性格缺陷而出现的自卑是不同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自卑表现,他们的自卑是“阶段性”的,随着病情的好转,自卑也随之消失。

迹象4:自责

但凡有良知的人,如果做错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责。但抑郁症患者的自责程度往往超出常理。比如说一位抑郁症患者会因为自己十多年前多收了别人几块钱,而认为自己犯了经济罪要去自首。

迹象5:激越

本来很“抑郁”的人突然变得非常焦虑,甚至坐卧不安。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抑郁症患者在激越状态中,很容易选择自杀。

Tips

身边人可能患抑郁症

我该怎么办?

如果怀疑身边的朋友可能得了抑郁症,应该去开导他,还是拉他出去散心呢?关念红说,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用。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通过做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

怀疑身边人可能患有抑郁症,你要做的唯一正确的事就是拉他去医院,甚至是硬拉他去医院,让医生做出诊断,并给予治疗。为何要“硬拉”,是因为有些人可能知道自己是得了抑郁症,但他不愿接受这样的结果,而不愿意承认、面对。还有些抑郁症患者行动力差、难以抉择,他本身可能想去医院,但可能会为选哪个医院、哪个医生、哪天出门而纠结不堪,这时朋友的一个有力的推动,就可以帮他迈出关键的一步。

关念红介绍,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人患有抑郁症,都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15%的几率会患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就像“心灵感冒”非常常见。现在医学上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非常好。通过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抑郁症患者完全甚至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陈辉 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