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法庭

14.12.2015  18:16


东莞新型独立合议庭最短平均25天结案,最快一天审17宗

“奔跑”的法庭

 

来源:南方都市报

 

 

11月24日晚,东莞中院集体加班,办公大楼灯火通明。

 

 

      广东省司法改革将全面铺开。11月3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透露,继深圳等4市第一批司法改革试点后,全省其余17个市的中级法院和下辖两个基层法院以及广州海事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等也将全部纳入司法改革试点范围。

      对于审判人员最为关心的“法官员额制”,郑鄂也单独作了说明,广东将严守39%的法官员额红线。也就是说,广东将有3000余名法官要分流或转岗。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本就突出的“案多人少”矛盾,实行法官员额制度后将更加严重。

      没有入选首批改革试点的东莞法院,每年法官人均办案量330余宗,是全国法官平均办案量的6倍。在现实困境之下,东莞法院只好主动突围,续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后,又创立以资深法官名字命名的新型独立合议庭,把领导干部、资深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力争每个新型独立合议庭年办结1000宗案子。

      在“一定要快”的现实诉求下,东莞中院新型独立合议庭加快办案速度后,还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让当事人服判,能否保障律师的庭上“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南都记者通过对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近两个月的跟踪采访,初步得到答案。

      审判“加速度”

      “明天要开庭,桌上的这些案卷阅不完,晚上是回不了家的。”东莞中院程春华法官指着桌上如小山一般的卷宗,跟南都记者说,自9月21日以他名字命名的新型独立合议庭正式收案以来,这种情形成了常态。

      一摞摞打开的案卷,在每一份一审判决书的空白处挤满密密麻麻的小字。这都是案卷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交代法官助理去调查的。

      今年以来,东莞在人民法庭实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推行“1+1+1”模式,为法官配齐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让法官从以往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审案。案件实行繁简分流,20%的比较复杂案件交基层法院院本部业务庭审理,人民法庭只审理原占比约80%的相对简易案件。简易案件由独任法官审理。原本需要两到三个法官办案的,现在一个法官就可以了,此举大幅提高了一审速度,也是东莞法院破解“案多人少”的一大利器。根据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的数据,今年1至10月,该院五个派出法庭共计收案12540件,结案8953件,剔除系列案因素,收案数和结案数比2014年同期分别约上升24%和17%。

      但基层法院以年轻法官居多。目前人民法庭的法官任职五年以上的不到50%,大部分法官较年轻,办案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独任法官审理案件,加上机制改革突出一个“快”字,部分案件的办理质量难免得不到很好保障。案件上诉至中院后,重新按照案件类型分到不同业务庭,耗时较长,造成一审快了之后又卡在二审的窘境。中院的积案情况愈发严重。

      困境之下,东莞中院主动突围,创立新型独立合议庭制度。组成以已升任审委会委员的三名资深法官名字命名的新型独立合议庭,采用三个“1+1+1”的模式,即3个法官+3个法官助理+3个书记员的模式,形成审判团队,打破原先行政色彩业务庭室的阻隔,打破原先按类分案的方式,采用“大民事庭”的概念,将上诉案件随机分配给合议庭,加快审案速度。东莞中院院长王海清说,希望每个合议庭每年办结1000宗案。

      “任务下来了,就是你的,谁也替不了。”程春华此前担任民事业务庭庭长多年,目前不做庭长,协助院领导分管部分工作,办公室里也是频繁有人来访,不是这个要批文件,就是那个要修改材料。“每次开庭前必须要把所有卷宗至少阅完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是程春华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大家都说程春华审的案子绝大部分当庭宣判,有人羡慕,也有人质疑,‘这么多案子怎么看得过来,会不会乱判一通’?”程春华说,现在有很多人来观摩自己开庭,看过的人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有些人只看到人家当庭宣判很快,没看到庭前做了多少工作。

      新型独立合议庭是通过给精英法官补充司法辅助人员,来提高办案效率。以程春华的合议庭为例,他有20多年审判经历,无论多么复杂的案件,需要补充调查什么,怎么判早就了然于胸,把需要做的调查工作,写下来交给法官助理,把工作做在前面。等到开庭时,直奔主题,当庭宣判没有任何问题。

      程春华新型合议庭第一次正式开庭,一天审理了17宗案子(目前3个新型合议庭中审理案件最多的一次),因为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在文书制作、送到等环节实在跟不上,后来程春华把案件数控制在每天开庭10宗左右。“要是给合议庭多配几个法官助理,可以在一年1000宗的基础上判更多的案子。”程春华自信地说。

      裁判文书瘦身

      每到年底,法院要加班,几乎成了固定规律。前几日,省高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自嘲了一把。借广州国际灯光节落幕之机,把广东地区部分法院夜晚加班的场景拼接起来,也搞了一次法院里的“灯光节”。省高院从今年8月就开始每周6天工作制,东莞则是从10月开始,每周二、四晚上和周六全天加班办案。

      根据广东省高院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就比去年全年收案量多了近10万件,而法官却由去年的11449名减少到11017名。为了完成结案率,只有加班。

      12月4日,星期五,湿冷。晚上7点半,东莞第一人民法院东城法庭灯火通明,四个楼层的办公楼,几乎每一个房间都坐满人,有的埋首在一堆堆案卷中,写判决书;有的法官聚在一起低声讨论案情,恍若进入高三毕业班的教室。“白天接连开了5个庭,晚上要把判决书写出来,不然明天的任务完不成了。”一位女法官根本无暇跟记者多聊几句。

      东莞中院的办公楼也是灯火通明。为让三个新型独立合议庭有个舒适的办案环境,中院专门开辟出一层楼给他们用。楼层位于法院副楼,很安静,走廊两侧是磨砂玻璃隔开的一间间办公室,同样是“奋笔疾书”,但这里的气氛明显轻松很多。

      新型合议庭的一位法官助理朱伦攀是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进入东莞中院已有几年,今年进入新型独立合议庭,他说现在加班的感觉不一样了。团队经过磨合后,现在配合非常默契,许多工作都做到前面,大多数案子都是当庭宣判,基本实现当月新分的案子当月审结,即便剩下几件案子,留到下个月也不会有压力,不会越积越多,相反会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加班时,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感到轻松很多,不会前被当事人和律师追着开庭,后被领导追着要结案率,从容很多。

      作为法官助理来讲,加班变轻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型独立合议庭将裁判文书瘦身了,以前的二审判决书会先附上一审内容,动辄厚达几十页,法官助理校对文书非常吃力,现在将重复内容全部砍掉,空洞的程式化语言少用,言简意赅,让当事人一目了然。同时,将案件的受理、审理、结案的日期都列在文书中,让当事人直观地看到审理过程和时限,杜绝案件久拖不审的情形出现。一下就减轻了法官助理、书记员30%的工作量,文印工作量减少一半。

      “人员增加不了,加班太多也不人性化,只能开动脑筋,在庭审风格以及司法文书上进行改良,为审判人员减负,提高效率。”另一个新型独立合议庭的命名法官李倩介绍,她的合议庭主要通过限时来加速。例如,一个案件的审结周期是一个月,案件的签发、送达会明确到几月几日,如此可提高团队的运转速度。

      “还要不要公正?”

      上诉至中院的案子,都是当事人有异议的,一审可能存在一些裁判失误,二审判决是司法程序的阶段终结,因此,二审法官需要更加仔细慎重地研判案情。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一出手,一天就当庭宣判了8宗,调解了2宗。速度之惊人,带来众多赞誉,也招来一些争议。

      当前中央推行司法改革的目的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一是高效,一是公正。东莞中院的新型独立合议庭,速度是上来了,那还要不要公正了?

      “新型独立合议庭要求快,但庭审的必要环节不能省,为让案件办得公平公正,有时还需在庭审时进行长时间的释法,不只是简单告诉当事人结果,要让当事人理解为什么这么判决,从内心接受判决结果。”程春华说。

      11月25日上午,“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一上午审理了10宗案件,由于庭前整理了争议点,庭审一开始,就主要争议点表达意见,当事人不懂的,三位法官轮流解释。南都记者在现场全程观摩,审理节奏很快,却从容,没有丝毫忙乱。无论律师还是当事人,都可以充分表达意见。参加新型独立合议庭集中庭审的律师们不仅感受到高效,也感受到对自己的高要求。东莞市律师协会曾号召律师到场观摩“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多场审案过程,他们感受最深的是,现在法官审案速度提起来了,有些律师跟不上了,一些不仔细准备的懒律师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了。

      新近回到审判一线的李倩法官,在带领以她名字命名的新型合议庭成员开庭办案时发现,当前的诉讼氛围十分不好,有些当事人不是奔着解决纠纷而来,而是反复利用庭审技巧进行扯皮,消耗审判资源。

      东莞中院副院长陈树良认为,新型独立合议庭制度的创设,让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资深的,在社会上有名气的法官回到审判一线,本身就是提高庭审效率的“良药”。“我审案时,当事双方的律师都了解我的资历,相信我的业务能力,所以不会浪费时间,调解也很顺利。”陈树良说,程春华、李倩、赵五宝这三个法官在东莞法院判案20多年了,能让律师、当事人信服,从而接受判决,减少扯皮、无理取闹等消耗司法资源的现象发生。

      在10月28日的开庭中,一宗劳资纠纷为了几千元钱,经过仲裁、一审判决都无法解决,双方互不让步。二审开庭,程春华中断庭审,给企业老板打电话,对方了解程法官的名气,于是不再一味抵触,痛快答应多赔偿工人几千元钱。案件调解完成。“法官有点名气,看来还是有实际作用的。”程春华开玩笑地说。

      南都记者在基层人民法庭走访了解时,基层法官对程春华的认识也很深刻,因为上诉案件到了他的手里,该改判的一定会被改判。作为二审法官,是司法程序的终审把关人,对不妥当的判决坚决进行改判,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公正。

      新型独立合议庭讲求速度,一上午往往安排几个庭审,即便如此,该调解的还是耐心调解,不能当庭宣判的绝不勉强。10月初的一次庭审中,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确定伤者是否在横沥工作满一年的问题陷入困局,前来作证的同事,因为第一次上法庭,过度紧张,言语不清。合议庭法官当即决定暂停审理,待庭后去现场调查。最终确认伤者赔偿应按城镇标准计算,对一审判决进行改判,使伤者获得更多赔偿。

      “我们绝对不是单纯为了快而快,高效率是通过机制创新和改变工作模式换来的,审判质量、保障当事人权益是放在首位的。”程春华说。

      明年继续推广

      自9月21日新型独立合议庭开始正式受理案件,王海清就提出要求,每个新型独立合议庭力争年结案1000宗。当时,很多人感觉实现这个目标有些困难。

      据最新数据统计,经过两个月的运行,三个新型独立合议庭受理案件以随机分案为主,接收了全部的各人民法庭独任法官办理各类型上诉案件,并做到依法独立审理案件并直接签发裁判文书。两个月总结案497宗(已剔除管辖权异议等程序性案件),平均每个合议庭月结案81宗,一个新型独立合议庭力争年结案1000宗的预期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三个新型独立合议庭月平均结案248.5宗,而仅抽调了6位业务庭一线办案法官。

      三个新型独立合议庭中的“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还专门建立了全部个案的详细台账,其中记载有:收结案情况、审理时间与庭审次数、是否当庭宣判调撤、是否发改或维持,每月收结案数、结案平均时间、发改率、调撤率、当庭宣判率等多项信息。

      根据台账显示,“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自9月21日正式开始受理案件,10月12日首次开始集中庭审,截至11月20日,两个月内“程春华新型独立合议庭”三位法官共审结案件183宗,其中审结旧存案件71宗、新收案件112宗,平均结案时间25.92天(目前3个新型合议庭中平均结案时间最短的),当庭宣判或调撤率99 .11%。案件审结的平均时间大幅缩短,当庭宣判调撤率大幅提高。

      “2016年,东莞中院将继续推广,成立第四个新型独立合议庭。”陈树良说,因为人民法庭上诉的简易案件,一年有4000宗,现有三个每个消化掉1000宗上诉案,还有1000宗的缺口,因此明年将成立第四个新型合议庭。

      专家说法

      最高法特邀咨询员、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教授:

      很好地解决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问题

      东莞创设新型独立合议庭制度完全符合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司改要求,很好地解决了各地普遍反映存在的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问题,一定程度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值得赞赏。从运行两个月的情况来看,我看到很多亮点,尤其是庭审中大幅提高当庭宣判、调撤率,体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民事审判司法政策的真正落实;平均25天左右就审结案件,让正义不迟到;裁判文书改革创新特色鲜明,敢于明确注明案件受理、开庭、判决的时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是真实的改革。这种围绕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改革探索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中央党校政法部常务副主任卓泽渊教授:

      突出法官尊荣与责任

      实现去行政化的要求

      东莞中院创立以资深法官命名的新型独立合议庭,突出法官尊荣与责任兼有,符合中央司法改革精神,是当前司法改革大背景下相当重要的尝试和探索,应该好好总结,值得推广。从运行情况来看,我看到新型独立合议庭的这种审判模式,有很多有意义的创新。新型独立合议庭有区别于传统的业务庭,依法独立审理案件并直接签发裁判文书,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实现去行政化的要求。院庭长办案及常态化不是新闻,法官本来就是办案的,但将法院领导、资深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与一线法官平均随机分案办理是重要的改革路向。

      大家都说程春华审的案子绝大部分当庭宣判,有人羡慕,也有人质疑,“这么多案子怎么看得过来,会不会乱判一通?”

      ——— 东莞中院程春华法官

 

 

 

 

(作者:张鹏 陈奕启 方光明 责任编辑:刘编)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