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现奢侈培训中心 被指成公款娱乐“掩体”

30.06.2014  10:24

  新华社记者日前实地探访以豪华环境而著名的海关总署天津教育培训基地,报道登出后引发广泛关注。据海关总署官网最新的回应称,海关总署十分重视媒体对其天津教育培训基地的报道,已责成该基地针对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核查,如果发现有违反规定情况,立即整改。

  我们发现,类似新闻出现在近期媒体的多篇报道里,在北京昌平的多个度假村、森林公园,集结着十几个培训中心;深圳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建设的多处培训中心因为占据当地最美海岸线引发关注;在黄山,40多家挂牌培训中心分布在黄山等山岳型景区的周边。 这些报道中还称,在培训中心接受“奢侈培训”的基本上都是政府机关单位。

  这个苗头值得警惕。在中央八项规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一些明晃晃的大吃大喝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高档会所及餐饮企业或纷纷关门停业,或改头换面成为亲民大众消费场所,公款吃喝换为在单位食堂简单用餐,奢靡之风似乎已经成为老鼠过街。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变相的隐匿消费现象似有抬头之势,比如眼下被置于媒体聚光灯下的形形色色的培训中心。

   近年来,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依山傍水集中建起各式的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往往异化成公款休闲娱乐的“掩体”和自收自支的“小金库”,并且消费种类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有的以出租承包的名义,有的则注册另外一个“某某酒店”对外营业,培训中心消费价格远高于市场的消费价格,培训中心的机构性质虽然没变,但具有积极意义的培训职能却越来越弱,单位封闭式福利平台的功能则越来越强。打着招摇的“培训会议”条幅,却大行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之道,老百姓其实已经看在眼里并在背后指指戳戳,再不狠刹整治,培训中心将成为下一个腐败变身躲藏的“避暑胜地”。

  根治培训中心的异化问题,关键还在于从制度层面寻找“破冰”之道。培训中心光靠“自己人看着自己人”的内部管理模式不行,要引入外部监督模式修补公务消费的管理漏洞,让模糊化和自主化的行业培训机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监督制约机制,只有当预防腐败滋生的机制得到完善和健全,才会避免豪华培训,从而还原培训中心的本来功能。

  另外,要通过体制调整和市场化改革,让目前国内普遍都是官办的培训、会议和后勤中心转型,从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转变,由官办转型为市场主体,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而政府则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培训场地,这样,才能更加及时有效堵住制度漏洞。

  当然,还要注意预防和查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某些披着“培训”的外衣干其他事的单位,要坚决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严厉惩处,不留后路,才能彻底杜绝培训中心的不正之风。

  其实,培训中心本来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育机构发展的产物,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培训都必不可少。作为国家干部,培养个性情操,训练专业技能,紧跟时代步伐,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就让我们用监督和制约,照亮培训腐败的死角,尽快将“变了味儿”的培训回归培训的本意吧。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