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奥会谈”教育利好来袭 如何为留学预铺一条顺畅路

13.10.2015  19:30

  刚刚结束的“习奥会”让普通民众受益颇多,其中之一就是中方宣布,未来3年资助中美两国共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这对有志于到美国学习深造的中国学生来说可谓一大利好消息。然而,怎样抓住利好形势,为自己铺设一条顺畅的留学之路,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心存茫然。众所周知,出国留学不外就是适应,一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适应,二是文化理念的适应。如果能在出国留学之前就把适应的问题解决好,无疑,留学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第一步:认清中美教育差异再选择

  中美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教育更注重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表达的则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这一动一静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国内的教育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的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只发展那些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因此,闭卷考试,中国学生很擅长;而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学生就被动很多,远远比不上美国学生。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立,而中国的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规范、严格自律、不出错、不添乱。

  第二步:提前养成美式思维才能快速适应

  一个长期接受中国教育的人,到美国很难适应,最根本的是他无法把多年养成的固有思维立刻转变过来。这就提醒学生和家长,在出国之前做好思维的转变有多么重要。

  思维方式是教育的结果,有没有一种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国内形成美式思维方式呢?据了解,瑞思学科英语正是中国学生接受美式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打造全浸入式英语环境,激发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掌握语言背后的逻辑、感受纯正美国文化、培养美式思维方式。在瑞思,中国孩子可以像美国学生一样,同步同质使用美国教材、享受专业化美式课程体系,在线修美国中学学分。

  从3岁至18岁,瑞思为各年龄段的孩子提供全英文完整学科体系教育。3-5岁,孩子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期,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互动过程中、在浸入式的英语环境里,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6-12岁,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堂实践场景,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12-18岁,遵照美国国标体系(common core standards)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多文化融入力及领导力,为他以后的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学科知识基础和文化、思维储备。

  第三步:以综合能力锻炼为出发点才能少走弯路

  近几年很多中国留学生因为不适应国外学习生活方式放弃或者被劝退,这让准备送孩子留学的家长更加困惑,一些留学培训机构只会保证有足够的成绩能够被录取,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没有任何帮助。而这些才是更好适应留学生活的关键,也是瑞思的独特之处。让留美学生提前一步适应美国生活,瑞思为什么能做到?虽然不以留学培训为目的,但瑞思的课程效果却让留美学习少走了很多弯路。以未来领导力为核心培养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对这一目标的执着追求,让瑞思有能力为留美学生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未来领导力”? 瑞思学科英语高级学术副总裁袁雪曾表示,现在中式教育真正缺失的是能力的培养。在美国,能力培养贯穿在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而在中国,孩子们的能力已退化为对知识的记忆。在国际社会,没有能力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教学过程中,瑞思最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他们的项目管理能力、演讲演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课堂上以及瑞思的各项活动中,都会反反复复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当他们站上国际舞台,也会充满自信侃侃而谈。

  说到底,瑞思培养国际化人才,就是在进行“全人教育”,培养国际视野下的世界公民。他们懂英语、有主见、人格健全、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创造力,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和方向。从这一点来说,瑞思的终极目的——教育,其效果,将是颠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