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外交无能”引不满 两派激辩干涉主义

20.06.2014  13:10

  “美国应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动用武力”、“如果当初能继续派兵驻扎伊拉克,并对叙利亚采取干涉行动,这次(伊拉克)危机或许就能避免”。美国《纽约时报》近来接连刊登评论,对美国外交是否应重新考虑干涉政策展开激烈辩论。近两年来,无论是针对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无力的制裁”,还是在叙利亚政府跨过“红线”时未对其动武,奥巴马在国内频频被抨击为软弱无能。美国保守派媒体怀念起20世纪初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时期用“大棒加胡萝卜”任意指点世界的风光,而对现在奥巴马政府只能“手拿小棍、嘴里发狠”,担忧这将使“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面临危险”。德国国际政治学者哈拉尔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有关干涉主义的激烈辩论是美国实力消长和美国“必然是全球领导”的目标之间产生裂缝的结果。无论是重新鼓吹赤裸裸的武力干涉还是利用巧实力“重返亚太”,美国都忽视了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即在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明显多极化的今天,美国一家说了算的世界格局已经渐渐远去。

   超级大国会退休”吗

  “超级大国不能退休”。《纽约时报》16日引述这篇美国保守媒体《新共和》杂志的封面文章称,伊拉克局势让美国人再次争辩起干预主义。《新共和》封面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保守派学罗伯特·卡根,他指责奥巴马政府正在引导美国放弃干预主义,这些做法不符合过去70多年里美国总统在外交事务上的做法和惯例,他认为这些举动将对国际秩序造成威胁。卡根认为,奥巴马在中东、东欧犯下了不干预的错误,引发了如今的后果,这从反方向证明美国应该采取“自由干涉主义”立场,继续主动对国际事务进行军事干预。《新共和》杂志称,卡根和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许多问题上有共同语言,这让他觉得,自己即便不能说服奥巴马,也可以寄希望于希拉里有朝一日上台执政。

  《纽约时报》称,卡根一家都和干涉主义有密切渊源,他的父亲唐纳德是新保守主义元老,弟弟弗雷泽是2007年美国增兵伊拉克的决策制定者之一,他的妻子维多利亚·努兰是助理国务卿,也是不久前媒体曝光的“乌克兰录音带”事件(努兰在录音中被爆用粗话批评欧盟对乌的态度——编者注)的主角。19日,《纽约时报》刊登玛丽·斯劳特的署名文章,鼓动“美国应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动用武力”,斯特劳是新美国基金会主席,曾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主任。

  由于伊拉克局势急转直下,美国国内关于是否应退出干预主义的争论变得重新激烈起来。近几年来一直高调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反驳称,美国已花费了两万亿美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干涉,但明显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对更深入地干涉的态度谨慎,并不为过。在这篇题为“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文章中,他无奈地说,在叙利亚等中东问题上,现实世界给我们留下的外交政策选择只能是:无趣、乏味,而且成功机会渺茫。请把眼光放低一些吧。

  从利比亚战争开始,到叙利亚战争和乌克兰危机,以及现在的伊拉克,美国自二战之后首次在对外武力干涉问题上采取不“出头”、不“当头”和不派地面部队的“三不政策”,其结果是奥巴马政府频频遭到“软弱”的指责。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称,美国想“搞定”利比亚,结果用卡扎菲政权换来了“圣战”民兵;美国想“搞定”埃及,结果用穆巴拉克政权换来穆斯林兄弟会;而对于叙利亚,美国连“搞定”的意图都没有。就连奥巴马政府内部都有不少怨言。美国国务卿克里不久前在耶鲁大学演讲时称:“我们不能允许过去10年过度干涉主义的后遗症在今天引发过度孤立主义。世界其余大部分国家不会因担心美国的存在而夜不能寐——它们担心的是,如果没有我们,会发生什么?

   干预还是孤立,这是个问题

  全球干预和孤立主义是对美国外交战略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潮。美国在建国之初奉行门罗主义,即将整个美洲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美洲以外很少卷入欧洲列强主导的国际事务。美国甚至拒绝站在独立战争的“大恩人”法国一边对英开战。一战爆发后美国一直中立,只在一战快结束时对德宣战,获得了战后红利,却也付出沉重代价。正因如此,一战后美国国内的主流思潮是“孤立主义”,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

  作为二战最大赢家,美国在战后充当“自由世界”保护者角色,军事干预主义成为美国外交的主流思潮,其间因越战等因素,有过几次小规模反复。不过,随着“里根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兴起,以及苏联解体,美国对外军事干预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据统计,二战前美国平均每18.8年卷入一次战争,二战后这一数字缩短到了2.1年,其中冷战期间美国平均每2.6年卷入一次战争,而冷战后20多年中平均每1.4年卷入一次战争。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更是干涉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成为美国外交的拐点。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华盛顿最近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争议,但是美国对外干涉传统不会改变,只会调整用什么方式干预。奥巴马第二任期对外交作出调整,不轻易直接军事介入一些地区争端,但美国不可能放弃全球的领导地位。

  奥巴马政府在对外干涉方面的“退让”,使美国盟友们都开始议论美国是否会全面撤退?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说:“美国给人的印象是,它不想再卷入危机。”他称,美国的盟友们“在自己的盘算中越来越需要计入自己独立应对危机的可能性。

  “美国危险的犹豫”,德国《明镜》周刊17日称,圣战者已经在进军巴格达的路上,美国却仍在激烈争辩:我们应该回到那里吗?奥巴马对这个问题迄今只有半心半意的回应。文章称,奥巴马正处于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历史性时期:美国将不再是世界警察。这本身不坏,但有一个问题,在否定布什的战争政治暴行之后,美国正陷入另一个极端。无论如何,有件事是明确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负有特殊责任,奥巴马不能假装会全力以赴,却没有实际行动。

  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后,奥巴马曾放狠话称要让俄罗斯“付出代价”,但美国的制裁并未对俄罗斯造成实质损害。有美国媒体讥讽称,相对于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手拿大棒、嘴说软话”的政策,现在的奥巴马政府只能“手拿小棍、嘴里发狠”。韩国《国民日报》称,虽然美国走孤立主义和介入主义的中间路线并无不妥,但重要的是如何去做。无论是在叙利亚还是克里米亚问题上,奥巴马都曾表态强硬,但真到事到临头却采取了不干预政策,这种“口硬手软”的做法遭到不少质疑。美国一直强调自己的国际全球存在感,但奥巴马发言的可信度遭到质疑,这是美国外交最大的失策。

   阶段性孤立与有选择干涉

  “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绪很可能只是阶段性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越战之后,美国都经历过相同的向内看时期,随后在国际事件的逼迫下重返全球事务。近来的经济复苏或许会在美国滋生更为向外看的情绪。”英国《金融时报》称,美国向内看是因为经济危机使奥巴马专注于“本国的建设”。与此同时,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留下的创伤,导致公众厌恶插手中东的烂摊子。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独立”也成为美国新孤立主义的原因之一。

  《韩国经济》17日的社论担心,美国的不干预政策在伊拉克已经失败,这种失败也让韩国担忧会否在朝鲜半岛重演。文章称,美国内外不少舆论批评,“正当奥巴马举棋不定时,世界已经四处起火”。虽然奥巴马在伊拉克的失败与韩国并非没有关系,他今年4月访韩表示要与韩国合作孤立朝鲜,但这种原则性发言无法阻止朝鲜“挑衅”。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对《环球时报》称,美国在中东和东欧的表现并不代表退出干涉主义,奥巴马要搞的是有选择的干涉主义。美国以后可能不会轻易军事干涉东欧、中东等地区冲突,但美国会以亚太为重点实行干涉主义。在美国看来,未来的战略重点在亚太,真正能威胁美国的是中国。

  时殷弘说,现在的美国和老罗斯福时期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美国正处于国力上升阶段,而现在的美国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弱势。不过,虽然当年美国“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而现在被人讽刺为“手拿小棍子嘴里发狠话”,但不管怎么样,美国手里的“棍子”还是全球最粗最大的。

  《金融时报》另一篇文章称,华盛顿近来上演的怒气冲冲的辩论忽视了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即“其他国家崛起”导致的相对实力的根本转变。从许多方面来说,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危机只是一个更多极化的世界能够带来的残酷现实的早期例子。美国人总在谈论总统要有果断的领导力,但很少谈到美国需要新战略来应对上述挑战。曾任奥巴马政府官员、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夏皮罗称:“考虑到国际政治的这一结构性转变,美国有必要改变做法,但我们仍然很难直面新的现实。”(王传军 王刚 青木 纪双城 李珍 陶短房 杨沙沙 王晓雄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