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西点讲话无新意 能否留下外交遗产仍存疑

29.05.2014  15:30

  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阐述美国外交政策,一为回应各方对其外交政策的诸多批评,二在勾勒剩余两年半任期的外交重点。但舆论认为,广受关注的“西点讲话”缺乏新意,奥巴马能否留下“有价值”的外交遗产仍未可知。

  奥巴马此次“西点讲话”的要点是,美国需要在孤立主义和干预主义之间搞平衡;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军事途径解决,即便诉诸军事手段也应与盟国和伙伴国集体行动;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面临的最直接威胁仍是恐怖主义。

  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的讲话了无新意。《洛杉矶时报》说,奥巴马的讲话没有“开辟新天地”。在《时代》周刊看来,奥巴马多数时候只是重复老话,在某种意义上属于“现状核实”。讲话中有新闻价值的一点是,他宣布将寻求国会批准设立一个5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训练中东和非洲地区盟友打击当地极端组织。

  曾在小布什政府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要职的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指出,“西点讲话”是恼怒之中的奥巴马在“吃力”地为自己的外交政策辩护。数月来,美国各界对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多有批评,指责他不愿采取军事干预措施平息国外危机,导致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下降。

  外交曾被视为奥巴马首个任期内的强项,然而他在第二任期不断遭遇外交“滑铁卢”:叙利亚“红线”成为世人笑柄,众多盟友疏离;“棱镜门”丑闻导致盟友互信丧失;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助推的以巴和谈几乎原地踏步;乌克兰危机中美国难以有效应对俄罗斯。

  在美国武力干预过的伊拉克和利比亚,当地百姓仍然生活在暴力和动荡之中。对于美国入侵近13年的阿富汗,奥巴马27日在白宫宣布美军驻军计划时声称,必须承认阿富汗“不会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同时不忘辩解——使阿富汗成为这样一个地方不是“美国的责任”。美国和盟国最终决定一走了之,把一个烂摊子留给阿富汗政府和民众。

  在美国叫嚷“亚太再平衡”的几年中,一个本来充满生机、活力和宁静的地区被搅扰得狼烟四起。美国不思己过,反而倒打一耙,推卸责任。

  奥巴马一直强调美国要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寻求通过合作和联合行动解决争端和危机。然而,不管他如何信誓旦旦,美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面临诸多危机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奥巴马而言,惟有放弃冷战心态和思维,切实尊重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才能获得必要的合作和帮助,从而在一些外交问题上取得进展,留下属于自身的一份外交遗产。(记者 易爱军 周而捷)